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绪论 | 第12-2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二、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| 第13-2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思路及意义 | 第23-26页 |
第一章 “向历史逃亡”和“与现实和解” ——余华、格非、苏童九十年代的创作转型 | 第26-58页 |
第一节 余华:回归本土与走向民间 | 第27-38页 |
一、人物的复活 | 第30-32页 |
二、故事的回归 | 第32-34页 |
三、叙述风格的变换 | 第34-38页 |
第二节 格非:探寻生存迷津与对“传统”叙事的更新 | 第38-47页 |
一、告别叙事迷宫,探寻生存迷津 | 第39-43页 |
二、带着先锋走向传统 | 第43-47页 |
第三节 苏童:历史想象与古典叙事姿态 | 第47-55页 |
一、游戏化的虚构历史 | 第51-53页 |
二、古典性的叙述姿态 | 第53-55页 |
小结 | 第55-58页 |
第二章 “欲望化”现实和写作的先锋姿态——韩东、朱文、鲁羊等“晚生代”作家的先锋性探索 | 第58-76页 |
第一节 韩东、朱文、鲁羊等的先锋性写作 | 第62-71页 |
一、个人化的叙述立场 | 第62-65页 |
二、对现实生活的欲望化表达 | 第65-69页 |
三、对形式的追求 | 第69-71页 |
第二节 关于“断裂”事件的讨论及意义 | 第71-75页 |
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三章 寂寞的坚守——以孙甘露、残雪、北村九十年代创作为例 | 第76-96页 |
第一节 孙甘露:可贵的坚守和有限度的妥协 | 第76-82页 |
第二节 残雪:一如既往的先锋 | 第82-89页 |
一、 为灵魂而写作 | 第84-86页 |
二、 世俗背后的荒诞 | 第86-89页 |
第三节 北村:由形式先锋走向精神先锋 | 第89-95页 |
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四章 九十年代文学期刊与先锋小说——以《收获》、《花城》等为例 | 第96-114页 |
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发表与九十年代文学期刊关系的梳理 | 第98-108页 |
一、 《收获》:九十年代先锋小说转型和发展的见证 | 第99-104页 |
二、 《花城》:九十年代“先锋小说”的重镇 | 第104-108页 |
第二节 期刊编辑与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| 第108-114页 |
结语 | 第114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2页 |
后记 | 第122-12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24-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