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戏剧文学论文

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绪论第12-24页
 第一节 “戏曲”和“戏剧”第13-16页
 第二节 研究意义和现状第16-21页
 第三节 研究思路第21-24页
第一章 自觉与他觉:戏曲改良的时代语境第24-48页
 第一节 启蒙与新民的文艺思潮第24-31页
  一 新民作为共名的集体表述第26-28页
  二 启蒙话语进入戏曲领域第28-31页
 第二节 戏曲改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31-39页
  一 思维逻辑和推进策略第32-37页
  二 戏曲自我的迷失第37-39页
 第三节 近代戏曲文学的嬗变第39-48页
  一 近代戏曲文学的艺术向度第39-44页
  二 戏曲改良实绩的代表第44-48页
第二章 案头与场上:戏曲改良的多重视域第48-70页
 第一节 梁启超和陈独秀等思想家第49-55页
  一 文学之最上乘第49-52页
  二 开通风气之不二 法门第52-55页
 第二节 汪笑侬和梅兰芳等艺术家第55-61页
  一 他自仰天长笑,我却长歌当哭第55-59页
  二 东方戏剧文化的形象符码第59-61页
 第三节 吴梅和齐如山等理论家第61-70页
  一 丈人作词,名工制谱,伶家度声第62-66页
  二 无声不歌,无动不舞第66-70页
第三章 写意与写实:戏曲和话剧的影响渗透第70-94页
 第一节 近代戏曲的戏剧化演进第71-80页
  一 戏剧化、报章体和舞台革新第72-77页
  二 戏剧化的错位与困境第77-80页
 第二节 话剧成长的戏曲化倾向第80-86页
  一 话剧的中国化历程第80-84页
  二 话剧的戏曲化整合第84-86页
 第三节 作为艺术和娱乐的多重意味第86-94页
  一 物质化的中西比较第86-91页
  二 娱乐精神的商业指向第91-94页
第四章 生产与消费:近代传媒与戏曲改良运动第94-112页
 第一节 新型话语权力的崛起第95-100页
  一 传媒主导的公共话语权力第95-98页
  二 传媒与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型第98-100页
 第二节 报刊杂志对改良戏曲的影响第100-106页
  一 戏曲改良的社会动员第100-103页
  二 戏曲体制的转变第103-106页
 第三节 《新青年》的激情论争第106-112页
  一 错位论争与媒体策略第107-109页
  二 双方态度的转变第109-112页
第五章 落幕与开场:改良运动退潮后的演进第112-126页
 第一节 五四时期的转变第113-117页
 第二节 国剧运动的价值第117-120页
 第三节 左翼阵营的回归第120-126页
结语第126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36页
后记第136-13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--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“先锋小说”转型研究
下一篇:中书舍人与北宋诗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