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第一章 导言 | 第10-15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甘肃省东中部地区灌溉农业现状 | 第10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农业的作用 | 第10-11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农业定位 | 第11-12页 |
| 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有关灌溉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4页 |
| ·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东中部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潜力 | 第15-22页 |
| ·东中部水资源总量及分部 | 第15-16页 |
| ·天然降水资源 | 第15页 |
| ·地表水资源 | 第15-16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水资源特点 | 第16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水资源利用及供需矛盾 | 第16-17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水资源潜力开发的几个关键问题 | 第17-22页 |
| ·加强与水资源开发相关的基础问题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强化水资源危机意识,建立节水工农业生产体系 | 第18页 |
| ·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 | 第18页 |
| ·强化节水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| 第18页 |
| ·逐步推行喷、微管高新节水技术 | 第18-19页 |
| ·充分利用化学调控技术提高作物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 | 第19页 |
| ·大力发展以集雨节灌技术为核心的集水农业 | 第19-20页 |
| ·尽快实施人工调配水工程,缓解东中部水资源紧缺矛盾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东中部灌区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及其潜力 | 第22-32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土地资源总量及利用状况 | 第22-24页 |
| ·土地资源总量及利用结构 | 第22页 |
| ·农业用地总量及结构 | 第22-23页 |
| ·灌溉耕地总量、分布及种植结构 | 第23-24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的荒地资源 | 第24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耕地生产力现状 | 第24-26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耕地作物生产力现状 | 第24-25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灌溉耕地实物产出率 | 第25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灌溉耕地经济产出率 | 第25-26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土地资源利用评价 | 第26-27页 |
| ·东中部土地面积小,人均土地少,土地垦殖系数较高 | 第26页 |
| ·耕地面积虽大,但生产水平低而不稳 | 第26页 |
| ·灌溉农业产出率高,是东中部农业中的精华 | 第26页 |
| ·灌溉耕地利用刚性约束因素少,种西结构调整弹性大 | 第26页 |
| ·灌溉农业规模虽小,但仍具有较大潜力可挖 | 第26-27页 |
| ·东中部灌溉农业土地利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| 第27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耕地生产潜力估算 | 第27-28页 |
| ·东中部灌溉耕地现实产量与生态潜力比较 | 第28页 |
| ·开发灌溉耕地潜力的几个关键问题 | 第28-32页 |
| ·多种措施并重结合,积极扩大灌溉面积,是实现耕地生产潜力的根本 | 第28-29页 |
| ·在灌溉农业区逐步建立“三维”农业结构,不断完善,“三元”种植结构 | 第29-30页 |
| ·普及推广间混复套高产高效种植模式,充分利用熟悉植技术,发展立体农业 | 第30页 |
| ·普及保护地栽培,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,逐步发展工厂化农业 | 第30-32页 |
| 第四章 当前东中部灌溉农业可否持续发展的分析 | 第32-39页 |
| ·东中部地区灌溉农业发展的非持续因素 | 第32-35页 |
| ·非持续的生态环境因素 | 第32-33页 |
| ·耕作中的非持续因素 | 第33页 |
| ·非持续发展的政策因素 | 第33-34页 |
| ·非持续发展的组织、制度因素 | 第34-35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35-39页 |
| ·东中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| 第35-36页 |
| ·东中部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36-39页 |
| 第五章 东中部灌溉农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| 第39-47页 |
| ·东中部灌溉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| 第39页 |
| ·东中部灌溉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| 第39页 |
| ·甘肃东中部灌溉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| 第39-47页 |
| ·灌溉农业创新 | 第39-40页 |
| ·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| 第40-42页 |
| ·灌溉农业产业化 | 第42-43页 |
| ·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 | 第43-44页 |
| ·发展设施农业 | 第44-45页 |
| ·灌区农业现代化 | 第45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