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呐波束形成技术及其DSP实现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·问题的引入 | 第7-1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2-23页 |
·声呐的工作原理 | 第12-14页 |
·主动方式 | 第12-13页 |
·被动方式 | 第13-14页 |
·声呐基阵的阵列流形 | 第14-20页 |
·基阵(传感器阵) | 第14-18页 |
·基阵阵列流形的测量 | 第18-20页 |
·声呐波束形成的一般原理 | 第20-22页 |
·数字延迟求和波束形成 | 第21页 |
·过采样波束形成 | 第21-22页 |
·内插波束形成 | 第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体积阵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3-32页 |
·波束形成技术指标要求 | 第23-24页 |
·体积阵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4-31页 |
·延迟求和波束形成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优化权系数 | 第25-26页 |
·加权方法的实现 | 第26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波束形成系统硬件实现 | 第32-52页 |
·信号处理系统概述 | 第32-35页 |
·信号处理系统的功能和任务 | 第32-34页 |
·系统工作流程 | 第34-35页 |
·波束形成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| 第35-37页 |
·波束形成系统的主要功能 | 第35页 |
·接口规约 | 第35-36页 |
·计算量估计 | 第36页 |
·系统设计方案 | 第36-37页 |
·主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| 第37-43页 |
·DSP芯片的选择 | 第38页 |
·内部存储空间的配置 | 第38-40页 |
·DSP的外围硬件框图 | 第40-42页 |
·启动加载(Bootloader) | 第42-43页 |
·逻辑电路设计 | 第43-48页 |
·逻辑控制电路设计 | 第44-46页 |
·EMP7128AE电路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CPLD逻辑控制软件仿真 | 第47-48页 |
·多处理器间通信 | 第48-50页 |
·处理器间控制信息交换 | 第48-49页 |
·波束形成板与信号处理板的数据通讯 | 第49-50页 |
·系统其它电路的设计 | 第50-51页 |
·光电隔离模块 | 第50页 |
·电源模块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2-62页 |
·开发环境简介 | 第52-53页 |
·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| 第53-57页 |
·DSP的软件设计任务 | 第53页 |
·程序流程图 | 第53-55页 |
·命令字编码 | 第55-56页 |
·信号采集部分程序设计 | 第56-57页 |
·波束形成算法优化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单波束形成的实现 | 第57-58页 |
·多波束形成的实现 | 第58-59页 |
·多波束输出存放地址指针优化设计 | 第59页 |
·DSP的软件调试过程 | 第59-60页 |
·DSP运行实时性测试 | 第60页 |
·系统性能评估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系统调试 | 第62-65页 |
·系统调试过程 | 第62-64页 |
·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| 第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七章 总结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