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

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0页
英文摘要第10-13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3-25页
 一、 问题的提出第13-15页
 二、 核心范畴与理论假设第15-20页
  1、 核心范畴第15-18页
  2、 理论假设第18-20页
 三、 结构框架与可能创新第20-25页
  1、 结构框架第20-23页
  2、 可能创新第23-25页
第二章 企业集团生成理论概述第25-45页
 一、 企业集团生成研究:规模经济理论第25-31页
  1、 规模经济的内涵及成因第25-27页
  2、 规模经济的生成模式与功能定位第27-29页
  3、 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及规模发展中的问题第29-30页
  4、 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简评第30-31页
 二、 企业集团生成研究:范围经济理论第31-36页
  1、 范围经济的内涵及优势第32-33页
  2、 范围经济的成因及领域第33-34页
  3、 多角化与专业化的相互关系第34-35页
  4、 范围经济理论研究简评第35-36页
 三、 企业集团生成研究:协同经济理论第36-42页
  1、 协同与协同经济的内涵第37-38页
  2、 协同效应的内涵及检测第38-40页
  3、 协同经济的单项研究领域第40-41页
  4、 协同经济理论研究简评第41-42页
 四、 规模经济、范围经济与协同经济:简要比较第42-45页
第三章 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理论基础第45-65页
 一、 协同理论:理解经济系统自组织的基本理论第45-49页
  1、 协同的特征与路径选择第45-47页
  2、 系统自组织的内涵第47-48页
  3、 竞争与协同:经济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体第48-49页
 二、 能力理论:理解企业性质的另一个视角第49-56页
  1、 企业的性质:新古典与新制度理论的简要回顾第49-51页
  2、 新古典与新制度企业性质的理论缺失第51-53页
  3、 能力理论:对企业性质的理论再认识第53-56页
 三、 协同能力理论:重新认识企业集团生成的理论第56-61页
  1、 协同能力的内涵及特征第56-57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的构成基础第57-59页
  3、 “协同能力-资源配置-经济绩效”:协同经济理论框架第59-61页
 四、 企业集团自组织协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61-65页
  1、 企业集团自组织协同的必要性第61-63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自组织协同的可能性第63-65页
第四章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分析方法第65-84页
 一、 制度与制度协同理论的一般分析第65-69页
  1、 制度范畴的简要考察第65页
  2、 制度协同理论的一般分析第65-69页
 二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供求分析第69-72页
  1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分析假设前提第69-70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供给与需求分析第70-72页
 三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分析路径第72-77页
  1、 市场发育型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第72-74页
  2、 政府推动型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第74-75页
  3、 “第三条路径”:企业集团自组织制度协同第75-76页
  4、 三种路径:简要比较第76-77页
 四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经济绩效第77-84页
  1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成本与收益第77-80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微观经济绩效第80-81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制度协同的宏观经济绩效第81-84页
第五章 影响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的主要因素第84-103页
 一、 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与协同能力第84-89页
  1、 战略理论的简要回顾第84-86页
  2、 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第86-88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战略管理协同的经济意义第88-89页
 二、 企业集团产权清晰与协同能力第89-97页
  1、 产权内涵的进一步认识第89-91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产权清晰与内部产权市场的特征第91-95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产权清晰与协同能力第95-97页
 三、 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与协同能力第97-103页
  1、 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第97-98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技术创新理论与模型第98-100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协同能力模型与经济绩效第100-103页
第六章 企业集团协同能力构建与资源配置第103-124页
 一、 协同能力与资源配置:企业集团治理角度第103-109页
  1、 公司治理涵义再认识第103-105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治理路径与协同能力第105-107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治理协同优化与共有资源配置第107-109页
 二、 协同能力与资源配置: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角度第109-116页
  1、 “结构—行为—绩效”:理论模型及在企业集团的应用第109-111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组织结构模式与协同能力第111-113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协同优化与资源配置第113-116页
 三、 协同能力与资源配置:企业集团文化角度第116-124页
  1、 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第116-120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文化整合机制第120-121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文化整合与协同能力第121-124页
第七章 企业集团协同运行机制与经济绩效第124-142页
 一、 企业集团协同运行机制:基于共同利益的分析第124-129页
  1、 集体行动与共同利益第124-125页
  2、 外部性与共同利益第125-126页
  3、 委托-代理与共同利益第126-129页
 二、 集体信任协同机制与经济绩效第129-134页
  1、 信任托管的基础: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129-131页
  2、 基于信任托管基础的企业集团协同运行第131-133页
  3、 集体信任协同机制的设计与经济绩效第133-134页
 三、 激励约束协同机制与经济绩效第134-142页
  1、 “卡特尔困境”与合作博弈第134-136页
  2、 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与经济绩效第136-138页
  3、 激励约束协同机制的设计与经济绩效第138-142页
第八章 我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:理论思考第142-160页
 一、 我国企业集团协同治理:问题与对策第142-147页
  1、 我国企业集团治理存在的基本问题第142-145页
  2、 我国企业集团协同治理优化对策第145-147页
 二、 我国企业集团与相关组织:协同边界第147-153页
  1、 “市场失灵”与“政府失灵”:进一步认识第147-149页
  2、 企业集团与政府协同边界第149-151页
  3、 企业集团与行会协同边界第151-152页
  4、 企业集团与市场协同边界第152-153页
 三、 我国企业集团与相关组织:协同定位第153-160页
  1、 政府的协同定位第153-154页
  2、 行业协会的协同定位第154-156页
  3、 市场的协同定位第156-157页
  4、 企业集团的协同定位第157-160页
参考文献第160-174页
致谢第174-175页

论文共1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效市场中主体行为对股票价格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
下一篇: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——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