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1-11页 |
·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| 第7-8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 | 第8-9页 |
·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9-11页 |
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理论 | 第11-19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定义 | 第11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2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 | 第12-13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操作步骤 | 第13-15页 |
·抵押贷款证券品种 | 第15-16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| 第16-18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特点 | 第18-19页 |
3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| 第19-27页 |
·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重要作用 | 第19-23页 |
·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深一层次的意义 | 第23-27页 |
4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| 第27-46页 |
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发展历程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初步发展 | 第28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具备的条件 | 第34-38页 |
·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障碍 | 第38-46页 |
·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发育不成熟 | 第38-41页 |
·商业银行压力和动力不足 | 第41-42页 |
·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| 第42-45页 |
·中介机构不完善 | 第45页 |
·多头监管难度较大 | 第45-46页 |
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探讨 | 第46-65页 |
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特设机构的设立 | 第46-49页 |
·特设机构在我国“两步到位”的策略 | 第46-47页 |
·特设机构在我国“一步到位”的策略 | 第47页 |
·两大可行性策略实施的利与弊 | 第47-48页 |
·特设机构的具体设立方式 | 第48-49页 |
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| 第49-57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产品的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增级 | 第50-51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担保 | 第51-52页 |
·发行证券属性的界定 | 第52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税收问题 | 第52-53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会计问题 | 第53-55页 |
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及其防范 | 第55-57页 |
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模式 | 第57-59页 |
·境外经验借鉴 | 第59-65页 |
·美国、加拿大及香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特点及其借鉴 | 第59-61页 |
·德国MBS案例分析 | 第61-65页 |
6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见与建议 | 第65-71页 |
·一级市场的完善 | 第65-66页 |
·促进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| 第66-67页 |
·健全与完善法律体系环境 | 第67-68页 |
·建立适应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税收会计制度 | 第68页 |
·培育大量的潜在购买者即最终投资者 | 第68-69页 |
·改革我国现行的债券发行制度 | 第69页 |
·完善与优化现行的利率体系 | 第69-70页 |
·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| 第70-71页 |
结束语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