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引言 | 第1-22页 |
1.1 速调管发展简史 | 第8-13页 |
1.2 速调管分类、应用、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| 第13-16页 |
1.3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6-20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多注速调管 | 第22-30页 |
2.1 多注速调管结构 | 第22-25页 |
2.2 多注速调管工作原理 | 第25-27页 |
2.3 多注速调管性能指标 | 第27-28页 |
2.4 多注速调管特点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高次模谐振腔的研究 | 第30-61页 |
3.1 微波谐振腔理论 | 第30-33页 |
3.2 ISFIELD3D三维电磁场计算软件 | 第33-36页 |
3.3 TM010模圆柱重入腔对速调管性能影响的分析 | 第36-42页 |
3.4 TM220高次模矩形腔 | 第42-49页 |
3.5 TM310高次模圆柱腔 | 第49-55页 |
3.6 TM010同轴腔 | 第55-58页 |
3.7 小结 | 第58-61页 |
第四章 高次模矩形双间隙耦合腔的研究 | 第61-90页 |
4.1 基模多注速调管双间隙耦合腔 | 第61-69页 |
4.2 双间隙耦合腔中电子注与高频场互作用分析 | 第69-72页 |
4.3 双间隙耦合腔稳定性分析 | 第72-74页 |
4.4 TM120高次模矩形双间隙耦合腔 | 第74-80页 |
4.5 耦合槽对谐振腔性能的影响 | 第80-84页 |
4.6 非工作模式分析及振荡抑制 | 第84-90页 |
第五章 高次模谐振腔与波导耦合的研究 | 第90-111页 |
5.1 耦合理论 | 第90-92页 |
5.2 相位法计算谐振腔的QEXT | 第92-98页 |
5.3 窄边耦合方案 | 第98-103页 |
5.4 改进的窄边耦合方案 | 第103-105页 |
5.5 宽边耦合方案 | 第105-111页 |
结束语 | 第111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1页 |
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1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