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财政支出论文

转向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选择

前言第1-14页
 一 选题背景第8页
 二 论文框架及内容第8-10页
 三 本文的进展第10-13页
 四 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一章 综合财政及其改革趋势第14-26页
 第一节 对综合财政的整体反思第14-19页
  一、 财政的本质第14-15页
  二、 综合财政的内容和特征第15-17页
  三、 综合财政的建立与演变第17-18页
  四、 计划经济时期综合财政的类型第18-19页
 第二节 综合财政改革的最新趋势和评价第19-22页
  一、 最近20多年对综合财政体制的改革第19-20页
  二、 综合财政改革中的问题第20-22页
 第三节 公共财政的概念与职能第22-26页
  一、 公共财政:定义和理论史第22-24页
  二、 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第24页
  三、 从综合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必要性第24-26页
第二章 综合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与效应第26-39页
 第一节 从赤字和“收入不足论”谈起第26-27页
 第二节 综合财政的支出结构问题第27-31页
  一、 建设开支比重偏离,部分财政资金仍投向竞争性生产领域第27-28页
  二、 行政管理开支比重增长过快第28页
  三、 社会保障和国防开支不足第28-30页
  四、 教育开支不足第30-31页
 第三节 支出范围过宽的效应第31-37页
  一、 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第31-33页
  二、 教育发展水平低第33-36页
  三、 科研投入不足,科技发展水平低第36-37页
 第四节 改革财政支出结构的意义第37-39页
  一、 减轻财政负担第37页
  二、 促进财政收入制度的规范化第37页
  三、 实现财政职能的“归位”第37-39页
第三章 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第39-57页
 第一节 公共财政支出的理论假谈第39-46页
  一、 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假说第39-43页
  二、 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平假说第43-45页
  三、 公共财政支出的稳定假说第45-46页
 第二节 公共财政支出的四个原则第46-57页
  一、 弥补市场失效原则第46-47页
  二、 注意社会效益原则第47-51页
  三、 保证社会公平原则第51-53页
  四、 “公”、“私”合理配置原则,一个新的思路第53-57页
第四章 公共财政支出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第57-73页
 第一节 公共财政支出的模式比较第57-69页
  一、 福利国家模式第57-61页
  二、 政府主导模式第61-66页
  三、 适度干预模式第66-69页
 第二节 中国建立公共财政的支出模式选择第69-73页
  一、 公共财政模式的分析与比较第69-71页
  二、 中国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模式应注意自己的特色第71-73页
第五章 转向公共财政的支出结利改革第73-96页
 第一节 自然垄断程度、公共性程度与“公共需要”的界定第73-74页
 第二节 竞争性私人品生产领域第74-79页
  一、 与政府财政有直接联系的国有资本:各国的选择第74-76页
  二、 国有资本退出的步骤与方法第76-79页
  三、 “退出”应坚持的原则第79页
 第三节 关系国家命脉的支柱产业成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第79-81页
  一、 世界各国的经验与借鉴第79-80页
  二、 我国的国情与选择第80-81页
 第四节 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第81-88页
  一、 财政投资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第81-82页
  二、 我国的投资与经营方式选择第82-88页
 第五节 公共品领域投资原则及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设计第88-95页
  一、 关于支出规模选择的讨论第89-91页
  二、 教育支出第91-93页
  三、 社会保障支出第93-94页
  四、 国防开支第94-95页
  五、 行政开支及其它第95页
 第六节 转向公共财政的简单模型设计第95-96页
第六章 建立公共财政的条件:创新政府体制第96-108页
 第一节 政府职能转换第96-99页
  一、 政府职能的核心:公共利益的代表第96-97页
  二、 政府职能界定原则第97-98页
  三、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第98-99页
 第二节 政府规模的选择第99-102页
  一、 政府规模的选择及其衡量指标第99-100页
  二、 最优政府规模的确定第100-101页
  三、 中国的政府规模选择:特殊情况第101-102页
 第三节 政府组织创新: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第102-104页
 第四节 机构改革与减少行政开支第104-108页
  一、 对历次机构改革的反思第104-105页
  二、 控制职务消费,减少行政开支第105-106页
  三、 要控制公共支出在一定时期内过度增长第106-108页
附录: 建立适应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新锐制第108-126页
 第一节 财政收费体制分析第108-112页
  一、 费的界定与分类第108-109页
  二、 收费膨胀及其问题第109-110页
  三、 收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0-111页
  四、 收费膨胀的成因第111-112页
 第二节 缴费、费转锐建立单一税制第112-113页
 第三节 完善分锐制度第113-120页
  一、 分税的理论依据:分权第113-116页
  二、 对分税制的分析第116-120页
 第四节 公共财政收入原则第120-126页
  一、 效率原则第120-121页
  二、 公平原则第121-122页
  三、 其他原则第122页
  四、 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第122-126页
参考文献:第126-131页
后记第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VAR模型在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在外饮食、畜产品需求和食品消费方式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