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农药防治(化学防治)论文--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

对硫磷半抗原分子设计研究

致谢第1-11页
术语和缩略语表第11-13页
摘要第13-15页
ABSTRACT第15-17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7-41页
 1.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第17-27页
 2.半抗原分子设计的一般策略第27-29页
   ·半抗原的内涵第27页
   ·半抗原的分类第27-28页
   ·半抗原的分子设计原则第28-29页
 3.半抗原合理设计对免疫分析方法的影响第29-30页
 4.分子模拟技术在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30-33页
 5.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应用研究进展第33-37页
   ·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提出和发展第34-35页
   ·分子连接性指数在SAR/QSAR中的应用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分配系数与分子连接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色谱保留指数与分子连接性第36页
     ·生物活性与分子连接性第36-37页
 6.立题依据第37-41页
第二章 免疫半抗原分子设计与免疫原SAR研究第41-95页
 1 材料与仪器第41-45页
   ·试剂与药品第41-42页
   ·缓冲液第42-43页
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43-45页
 2 实验方法第45-55页
   ·半抗原的设计与合成第45-46页
   ·半抗原的合成第46-50页
   ·人工抗原的合成第50页
   ·包被原的合成第50页
   ·半抗原和人工抗原结构的鉴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·PA半抗原的分子结构鉴定第50页
     ·人工抗原的鉴定及结合比的测定第50-51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的SAR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分子连接性指数在免疫半抗原SAR研究中的应用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电性参数的计算第52页
   ·分子相似度的定量表达第52页
   ·多抗的制备第52-55页
     ·实验动物的选择第52页
     ·PA人工抗原的乳化及免疫方案第52-53页
     ·采血与抗血清效价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抗体的纯化及冻干粉效价测定第54-55页
   ·农药—抗体亲和力的测定第55页
   ·农药—抗体亲和力的计算第55页
   ·PA对每种抗体抑制率的测定第55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55-92页
   ·半抗原的设计与合成第56-65页
   ·抗血清与冻干粉效价的测定第65-66页
   ·MCI在免疫半抗原SAR研究中的应用第66-78页
     ·MCI的计算结果第67-70页
     ·利用MCI计算分子相似度第70-78页
   ·分子模拟在免疫半抗原SAR研究中的应用第78-83页
     ·电性参数计算结果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利用电性参数计算分子相似度第80-83页
   ·MCI与EP法在免疫半抗原SAR研究中的应用比较第83-85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SAR结果第85-87页
   ·SAR结果验证第87-90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SAR设计模型第90-92页
 4.小结与讨论第92-95页
第三章 竞争半抗原分子设计与竞争原SAR研究第95-123页
 1 材料与仪器第95页
 2 实验方法第95-97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分子结构参数的表达和计算第95页
   ·分子相似度的计算第95-96页
   ·间接竞争ELISA实验第96页
   ·抗原—抗体亲和力的测定第96-97页
   ·抗原—抗体亲和力的计算第97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97-113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分子的MCI和EP参数第97-101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分子相似度的计算第101-102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三角模型的建立第102-107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SAR结果验证第107-108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三角模型的临界条件第108-110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三角形模型确证第110-111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分子设计模型第111-113页
 4.免疫半抗原—竞争半抗原优化组合对ELISA方法质量的影响第113-117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—竞争半抗原优化组合对ELISA方法亲和性的影响第113-115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—竞争半抗原优化组合对ELISA方法特异性的影响第115-116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—竞争半抗原优化组合对ELISA方法检测实际样品能力的影响第116-117页
 5.小结与讨论第117-123页
第四章 半抗原分子设计模型的初步验证第123-151页
 1.半抗原分子设计模型在三唑磷ELISA分析方法中的使用第123-132页
   ·三唑磷半抗原分子设计第124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设计模型在三唑磷免疫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124-129页
     ·参数的计算和挑选结果第125页
     ·欧式距离的计算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28-129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设计模型在三唑磷竞争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·欧式距离的计算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30-131页
   ·讨论和结论第131-132页
 2.半抗原分析设计模型在三氯苯酚ELISA分析方法中的使用第132-141页
   ·半抗原设计第133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设计模型在三氯苯酚免疫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133-137页
     ·参数的计算和挑选结果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·欧式距离的计算第134-137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37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设计模型在三氯苯酚竞争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·欧式距离的计算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38-140页
   ·讨论和结论第140-141页
 3.半抗原分析设计模型在倍硫磷ELISA分析方法中的使用第141-151页
   ·半抗原设计第141-142页
   ·免疫半抗原设计模型在倍硫磷免疫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142-147页
     ·参数的计算和挑选结果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·欧式距离的计算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45-147页
   ·竞争半抗原设计模型在倍硫磷竞争半抗原设计中的应用第147-149页
     ·欧式距离的计算第147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47-149页
   ·讨论和结论第149-151页
第五章 总结与讨论第151-159页
 1.主要结论第151-152页
 2.创新点第152页
 3.不足与展望第152-159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不足第152-153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53-159页
参考文献第159-169页
在校期间取得成果第169-170页

论文共1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个新的稻瘟菌致病相关基因MgLDB1的鉴定与功能分析
下一篇:农药多簇人工抗原的免疫特异性及多残留免疫金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