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射电频谱仪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太阳射电研究背景及内容 | 第8-11页 |
·太阳射电的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太阳射电的研究内容 | 第9-11页 |
·太阳射电爆发研究发展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的来源及任务 | 第12-13页 |
2 跟踪太阳 | 第13-20页 |
·引言 | 第13页 |
·天球坐标系 | 第13-16页 |
·时角坐标系(第一赤道坐标系) | 第14-15页 |
·赤道坐标系(第二赤道坐标系) | 第15页 |
·地平坐标系 | 第15-16页 |
·时间计量系统 | 第16-17页 |
·世界时(UT) | 第16页 |
·国际原子时(TAI) | 第16页 |
·协调世界时(UTC) | 第16-17页 |
·地球动力时(TDT) | 第17页 |
·格林尼治平均恒星时(GMST) | 第17页 |
·跟踪太阳的计算 | 第17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系统 | 第20-31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太阳射电观测的基本系统指标和观测参量 | 第20-23页 |
·相关系统指标 | 第20-21页 |
·太阳射电观测的相关基本参量 | 第21-23页 |
·本文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系统指标的确定 | 第23-26页 |
·国外同类观测设备指标 | 第23-25页 |
·本文太阳射电频谱仪系统工作指标 | 第25-26页 |
·太阳射电频谱仪硬件系统 | 第26-27页 |
·太阳射电频谱仪软件系统设计 | 第27-30页 |
·基本功能描述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软件框图 | 第28-29页 |
·系统软件界面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太阳射电频谱仪数据采集 | 第31-45页 |
·引言 | 第31页 |
·频谱分析仪 | 第31-32页 |
·采集通道和控制网络 | 第32-37页 |
·采集通道 | 第32-35页 |
·控制网络 | 第35-37页 |
·数据采集流程 | 第37-43页 |
·数据采集流程 | 第37-38页 |
·天线控制 | 第38-39页 |
·频谱仪的控制 | 第39-40页 |
·数据存储 | 第40-43页 |
·数据采集设备 | 第43-44页 |
·天线伺服控制设备 | 第43页 |
·数据服务器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太阳射电频谱仪数据处理 | 第45-59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通道特性数据处理 | 第45-51页 |
·噪声系数测试 | 第45-47页 |
·通道增益计算 | 第47页 |
·系统灵敏度计算 | 第47-48页 |
·数据实例处理及分析(以6 米天线接收数据为例) | 第48-51页 |
·定标 | 第51-53页 |
·定标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定标系数的计算 | 第53页 |
·太阳的射电流量密度的计算 | 第53页 |
·小波图谱去噪 | 第53-57页 |
·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| 第54-55页 |
·太阳射电图谱小波去噪算法 | 第55-56页 |
·处理结果与结论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6 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