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.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引言 | 第9-10页 |
·农民与市民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农民 | 第10-11页 |
·市民 | 第11页 |
·农民市民化的涵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背景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农民市民化研究及中外农民市民化对比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对象、方法及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化的涵义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化的测度 | 第16页 |
·城市化、工业化、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| 第16页 |
·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7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7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8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2.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界定 | 第20-22页 |
·城郊概念 | 第20页 |
·国内外学者对于“城市边缘区”的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城市边缘区的构成 | 第20页 |
·西安市城郊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对象界定 | 第21-22页 |
3.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现状 | 第22-28页 |
·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与城郊农民市民化 | 第22-24页 |
·西安市城市化水平现状 | 第22页 |
·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与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| 第22-24页 |
·“城中村”村民市民化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西安市城中村分布概况 | 第24-25页 |
·西安市城中村经济概况 | 第25页 |
·西安市城中村社会状况 | 第25-26页 |
·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现状 | 第26-28页 |
4. 西安市城中村村民市民化问题及成因 | 第28-31页 |
·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冲突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就业安置 | 第29页 |
·社会保障 | 第29页 |
·村民思想、价值观念中存在问题 | 第29-31页 |
·乡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难以割舍 | 第29-30页 |
·以血缘、宗缘、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| 第30页 |
·城中村村民心理冲突复杂 | 第30页 |
·城市市民对村民的接纳度差 | 第30-31页 |
5. 西安市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及成因 | 第31-36页 |
·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失地补偿制度及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西安市失地农民征地补偿问题 | 第32页 |
·户籍制度管理问题 | 第32-33页 |
·我国户籍管理制度 | 第32-33页 |
·户籍制度与农民市民化 | 第33页 |
·社会保障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土地补偿费用难以起到保障作用 | 第33-34页 |
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功能供给不足 | 第34页 |
·就业问题 | 第34-35页 |
·村民思想、价值观念中存在问题 | 第35-36页 |
6. 国外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| 第36-43页 |
·发达国家户籍管理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事后迁移制度 | 第36页 |
·充分利用市场与法律手段调节人口流动 | 第36-37页 |
·户籍制度与福利待遇脱钩 | 第37页 |
·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特点 | 第37-39页 |
·明晰的土地产权关系 | 第37-38页 |
·明确的土地征用权 | 第38页 |
·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确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 | 第38-39页 |
·土地征用程序的严格规范 | 第39页 |
·国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·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39页 |
·建立完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39-40页 |
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| 第40页 |
·对西安农民市民化道路的启示 | 第40-43页 |
·农民市民化的道路要与西安市实际情况相适应 | 第41页 |
·加大政府对农民市民化的推动力度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 | 第42-43页 |
7. 城郊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分析 | 第43-49页 |
·理论界对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| 第43页 |
·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分析 | 第43-49页 |
·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| 第43-45页 |
·动力系统框架的提出 | 第45页 |
·制度环境的构成要素 | 第45-47页 |
·制度创新是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中内生动力的来源 | 第47-49页 |
8. 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| 第49-65页 |
·西安市“城中村”改造的模式选择 | 第49-53页 |
·国内“城中村”改造的几种模式 | 第49页 |
·西安市“城中村”改造的利益博弈模型 | 第49-53页 |
·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| 第53-55页 |
·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措施 | 第53-54页 |
·西安市失地农民补偿对策建议 | 第54-55页 |
·推进西安市户籍制度改革 | 第55-56页 |
·削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| 第55页 |
·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| 第55-56页 |
·城郊农民就业安置 | 第56-57页 |
·城中村村民就业安置 | 第56-57页 |
·失地农民就业安置 | 第57页 |
·建立健全城郊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57-60页 |
·国内其它地区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社会保障措施 | 第58页 |
·构建西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58-60页 |
·西安城郊农民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市民化 | 第60-65页 |
·非正式制度建立与农民市民化关系 | 第60-61页 |
·社会角色理论与农民市民化 | 第61-62页 |
·加快农民思想意识市民化的措施建议 | 第62-64页 |
·市民的接纳和理解 | 第64-65页 |
结语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