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

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问题的由来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路径第15-16页
   ·分析工具及重要概念的界定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分析工具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重要概念的界定第17-19页
2 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考察第19-27页
   ·我国现有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我国现有环境损害赔偿涉及的主要法律第19页
     ·我国现有环境损害赔偿的具体法律规定第19-21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立法体系不健全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在整个环境污染控制体系中地位“低下”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立法空白较多第22页
     ·立法过于原则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法律之间缺乏协调,互相矛盾第23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实体上的缺陷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不明确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因果关系的认定缺乏法律依据第24页
     ·环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窄,数额确定的标准不具体第24页
     ·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程度低第24-25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程序上的不足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环境损害赔偿起诉资格限制过多第25页
     ·举证责任倒置缺乏可操作性第25页
     ·诉讼时效过短第25-27页
3 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第27-33页
   ·国外环境损害赔偿的主要法律制度第27-28页
   ·国外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第28-33页
4 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优化第33-45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优化的必要性第33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优化的原则第33-35页
   ·健全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立法体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提高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地位第35页
     ·立法应关注并反映社会现实第35页
     ·立法应当具有可操作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法律规定应当协调统一第36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实体上的完善第36-42页
     ·明确规定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不以过错为条件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因果关系的认定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扩大环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,完善环境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标准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第41-42页
   ·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程序上的完善第42-45页
     ·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细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适当延长诉讼时效第44-45页
5 结论第45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附录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殡葬立法初探--兼论殡葬方式与环境保护
下一篇:西安市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