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6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11-12页 |
二、当前研究的现状 | 第12页 |
三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| 第12-14页 |
四、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| 第14-16页 |
(一)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(三) 资料的搜集 | 第14-15页 |
(四)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| 第15-16页 |
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对普通高中教师基本素质的新要求 | 第16-25页 |
一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| 第16-19页 |
(一) 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| 第16-17页 |
(二) 强调主体交往的理念 | 第17页 |
(三) 强调在活动中自主建构的理念 | 第17-18页 |
(四) 强调学会学习的理念 | 第18-19页 |
二、新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教师基本素质的新要求 | 第19-25页 |
(一)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意识 | 第19-20页 |
(二)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| 第20页 |
(三)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 | 第20-22页 |
(四)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不断的教学创新意识 | 第22页 |
(五)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必须发生改变 | 第22-25页 |
第二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对青岛市区普通高中教师的现状分析 | 第25-33页 |
一、新课程理念下青岛市区普通高中教师的优势 | 第25-27页 |
(一) 教师基本适应新的课程与教材 | 第25页 |
(二) 教学的观念与方式发生变化 | 第25-26页 |
(三) 开始尝试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新方法 | 第26页 |
(四) 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开始发生变化 | 第26页 |
(五)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多 | 第26-27页 |
(六) 同事、同行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 | 第27页 |
二、新课程理念下青岛市区普通高中教师的不足 | 第27-29页 |
(一) 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 | 第27页 |
(二)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 | 第27-28页 |
(三)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存在矛盾 | 第28页 |
(四) 教学方法论水平有待提高 | 第28-29页 |
(五) 评价能力存在不足 | 第29页 |
三、影响青岛市区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| 第29-33页 |
(一) 教师态度与认识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(二) 关键问题、关键事件、关键人物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(三) 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第三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促进青岛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基本素质发展的建议 | 第33-46页 |
一、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 | 第33-36页 |
(一) 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针对性 | 第33-34页 |
(二) 提供和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 | 第34-35页 |
(三) 加大对课程改革的宣传 | 第35页 |
(四) 加快评价机制改革 | 第35-36页 |
二、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| 第36-38页 |
(一) 领导加强重视 | 第36页 |
(二)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| 第36-37页 |
(三) 进一步发挥校本教研机制的作用 | 第37-38页 |
(四)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,使更多的关键事件成为可能 | 第38页 |
三、教师要积极投入新课改,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| 第38-46页 |
(一) 教师要对新课改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| 第38-40页 |
(二) 教师要更新理念,提高自身素质 | 第40-41页 |
(三)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,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| 第41-44页 |
(四) 教师要用科学的、发展的眼光看待新课程改革和自身专业发展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附录一:新课程理念下青岛市区普通高中教师的优势与不足调查问卷 | 第47-51页 |
附录二:对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教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访谈提纲 | 第51-52页 |
注释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