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中国养老保险改革路径—养老保险全民化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1页
 一、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(一) 问题提出第12页
  (二) 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二、研究综述第13-20页
  (一) 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3-15页
  (二) 国外养老保险全民化研究第15-20页
 三、研究方法第20页
 四、本选题的框架结构第20-21页
第二章 概念界定及理论第21-26页
 一、概念界定第21-23页
  (一) 养老保险第21-22页
  (二) 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第22-23页
  (三) 全民化养老保险第23页
 二、相关理论第23-26页
  (一) 凯恩斯主义及其社会保障政策主张第23-24页
  (二) 费边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思想第24-25页
  (三) 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第25页
  (四) 贝弗里奇的福利国家思想第25-26页
第三章 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第26-29页
 一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历程第26-28页
  (一) 传统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调整第26-27页
  (二) 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和探索第27页
  (三) 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第27-28页
 二、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第28-29页
  (一) 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第28页
  (二) 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不断加速第28-29页
  (三)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整体转型第29页
第四章 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全民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29-37页
 一、实现养老全民化面临的挑战第29-35页
  (一) 快速行进的人口老龄化第29-31页
  (二) 家庭小型化使得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退化第31-32页
  (三) 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第32页
  (四) 区域发展不平衡第32-33页
  (五) 就业形式多样化第33-34页
  (六) 群体之间差距较大,养老保险待遇的职业化特征明显第34-35页
 二、养老保险全民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第35-37页
  (一) 制度体系残缺,覆盖范围有限第35页
  (二) 权责模糊第35-36页
  (三) 核心制度不健全第36页
  (四) 待遇水平低,不同制度之间待遇差距巨大第36-37页
第五章 探索养老保险全民化的实现路径第37-58页
 一、确立实现养老保险全民化的战略目标第37-41页
  (一) 建立一个适度集中多元化的制度覆盖全民第37-38页
  (二) 通过多层次的制度安排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第38-40页
  (三) 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,提高养老保障质量第40页
  (四) 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制度稳定高效运行第40-41页
 二、构建全民养老保险的多元制度框架第41-51页
  (一) 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第41-43页
  (二)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43-45页
  (三)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45-49页
  (四) 老年津贴制度第49-51页
 三、实现养老保险全民化路径的措施——三步走战略第51-58页
  (一) 第一步:2013年前构建有序组合的多元养老保障制度框架,实现制度的全覆盖第51-53页
  (二) 第二步(2014-2020年):养老保障体系全面定型阶段,使所有社会成员享受较公平的养老金及相关服务第53-56页
  (三) 第三步(2021-2049年):进一步进行制度整合,建成以国民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,使人人享有体面的老年生活第56-58页
结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研究:理论阐释、国际借鉴与未来发展
下一篇:独立后的新加坡住房政策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