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立后的新加坡住房政策体系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6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动态 | 第11-16页 |
第一章 “政府干预住房问题”——住房体系雏形 | 第16-23页 |
一、新加坡改良信托局成立以前的住房状况 | 第16-17页 |
二、新加坡改良信托局的成立 | 第17-21页 |
三、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形成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“居者有其屋”——住房体系的形成、完善 | 第23-55页 |
一、建屋发展局的情况 | 第23-46页 |
(一) 组屋的类型、申请组屋的资格、售价和转售 | 第25-36页 |
(二) 组屋的分配 | 第36-41页 |
(三) 组屋的管理 | 第41-46页 |
二、中央公积金制度介入住房领域 | 第46-51页 |
三、政府的立法和财政支持 | 第51-55页 |
第三章 “打造宜人新居”——21世纪的新发展 | 第55-72页 |
一、新世纪对住房的新要求 | 第55-68页 |
(一) 组屋的类型、售价和转售 | 第56-60页 |
(二) 组屋的分配 | 第60-64页 |
(三) 组屋的管理 | 第64-68页 |
二、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完善 | 第68-72页 |
结语 | 第72-79页 |
一、由量到质——新加坡解决住房问题的历程 | 第73-74页 |
二、起点较高——继承殖民地时代的遗产 | 第74-75页 |
三、全面管理——新加坡住房制度的成功核心 | 第75-79页 |
参考书目 | 第79-88页 |
后记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