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关系贷款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 | 第14-17页 |
第四节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必要性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中小企业的地位与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 | 第18-29页 |
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8-21页 |
一、国际通行的做法 | 第18-19页 |
二、我国的标准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| 第21-24页 |
一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| 第21-22页 |
二、中小企业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| 第22-23页 |
三、中小企业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制度创新 | 第23页 |
四、中小企业能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| 第24-26页 |
第四节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| 第26-29页 |
一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应对“脱媒”时代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| 第26-27页 |
二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分散经营风险的要求 | 第27页 |
三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优化核心经营绩效指标的重要途径 | 第27-28页 |
四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| 第29-37页 |
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实践成果 | 第29-33页 |
一、经营地位得到肯定 | 第29-30页 |
二、营销架构得到完善 | 第30页 |
三、业务产品得到创新 | 第30-32页 |
四、管理机制得到规范 | 第32页 |
五、综合收益得到体现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的障碍 | 第33-37页 |
一、信息不对称 | 第33-34页 |
二、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信用评级和担保要求 | 第34-35页 |
三、银行成本相对比较高 | 第35页 |
四、基层机构的动力不足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现实选择 | 第37-52页 |
第一节 境外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验 | 第37-43页 |
一、经验与方法 | 第37-42页 |
二、借鉴与启示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制度安排 | 第43-52页 |
一、增强服务营销能力 | 第43-44页 |
二、深入挖掘目标客户 | 第44-45页 |
三、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| 第45-46页 |
四、建立高效审贷机制 | 第46页 |
五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| 第46-49页 |
六、提高综合收益水平 | 第49-50页 |
七、健全激励约束制度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配套措施 | 第52-59页 |
第一节 企业: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| 第52-53页 |
一、完善公司治理 | 第52-53页 |
二、强化信用观念 | 第53页 |
三、密切银企关系 | 第53页 |
第二节 政府:加大帮扶力度 | 第53-59页 |
一、增强担保服务能力 | 第54-55页 |
二、搭建多渠道融资平台 | 第55-57页 |
三、落实直接扶持和公共服务政策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