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重点解决问题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| 第2章 城市竞争力内涵及基本理论 | 第25-50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| 第25-31页 |
| ·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观点 | 第25-26页 |
| ·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观点 | 第26-27页 |
| ·本文对城市竞争力的定义 | 第27-28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内涵 | 第28-30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本质 | 第30-31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基本理论 | 第31-44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 | 第31-35页 |
| ·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 | 第35-39页 |
| ·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 | 第39-44页 |
| ·几种代表性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| 第44-49页 |
| ·WEF-IMD 的“国际竞争力理论”指标体系 | 第44-46页 |
| ·波特的“钻石模型”的指标体系 | 第46-47页 |
| ·IUD 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7-48页 |
| ·倪鹏飞的指标体系 | 第48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3章 河北省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50-61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50-51页 |
| ·科学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0页 |
| ·可行性原则 | 第50页 |
| ·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 | 第50-51页 |
| ·针对性和代表性相结合原则 | 第51页 |
| ·前瞻性原则 | 第51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人才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焦点 | 第51-52页 |
| ·制度竞争力 | 第52页 |
| ·市场开放度 | 第52-53页 |
| ·城市治理 | 第53页 |
| ·科技竞争力对城市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环境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力量 | 第54页 |
| ·基础设施竞争力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加强 | 第54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54-59页 |
| ·指标体系 | 第54-57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解释 | 第57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4章 河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 | 第61-80页 |
| ·样本城市的选取 | 第61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| 第61-63页 |
| ·河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 | 第63-75页 |
| ·河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| 第75-7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| 第5章 提升河北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| 第80-93页 |
| ·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原则 | 第80-81页 |
| ·持续性原则 | 第80页 |
| ·协同发展原则 | 第80页 |
| ·乘势发展原则 | 第80页 |
| ·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| 第80-81页 |
| ·提升河北省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| 第81-92页 |
| ·依靠特色优势,提升自身竞争力 | 第81-83页 |
| ·优化产业结构,提高产业竞争力 | 第83-86页 |
| ·加强城市经济实力,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| 第86-89页 |
| ·大力发展“科教兴市”的战略,提高人口素质 | 第89-91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,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| 第91-9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| 结论 | 第93-94页 |
| 附录 | 第94-9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9-10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102-103页 |
| 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