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6页 |
一.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. 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(一) 国外学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概述 | 第12-13页 |
(二) 国内学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三.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6-22页 |
一. 公共危机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6-18页 |
(一) 公共危机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(二) 公共危机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二. 公共危机管理 | 第18页 |
三. 公民参与 | 第18-22页 |
(一) 公民 | 第18-19页 |
(二) 公民参与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分析 | 第22-28页 |
一.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(一) 公民社会理论 | 第22页 |
(二) 公共选择理论 | 第22-24页 |
(三) “治理”理论和民主行政理论 | 第24-25页 |
二.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5-28页 |
第四章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经验 | 第28-32页 |
一. 政府重视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,培养危机文化 | 第28-29页 |
二. 公共部门与公民及公民组织建立合作互助关系 | 第29页 |
三.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化程度较高 | 第29-30页 |
四. 成熟、 完备的公共危机管理法规 | 第30页 |
五. 公民及其组织善于寻求国际援助 | 第30-32页 |
第五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时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2-45页 |
一.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时序分析 | 第32-39页 |
(一) 公共危机前,积极的预防者 | 第33-34页 |
(二) 公共危机中,积极的救治者 | 第34-37页 |
(三) 公共危机后,积极的善后处理者 | 第37-39页 |
二.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-45页 |
(一) 我国政府及公民危机意识薄弱 | 第39-40页 |
(二) 组织基础薄弱导致公民参与无序化 | 第40-41页 |
(三) 公民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参与能力低 | 第41-42页 |
(四)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过程中法律制度的缺失 | 第42-43页 |
(五) 我国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对策建议 | 第45-52页 |
一. 培育公民的危机意识,塑造发达的公民应急文化 | 第45-47页 |
二. 提高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化程度,减少与杜绝公民参与的无序与盲目性 | 第47-48页 |
三. 发展公民社会和公共精神,提高公民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意识 | 第48-49页 |
四. 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相关机制 | 第49-52页 |
(一)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,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| 第49页 |
(二) 建立公民参与的激励机制,激发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| 第49-50页 |
(三) 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,保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的法制化 | 第50页 |
(四) 完善行政问责制,提高政府官员引入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辞 | 第56-5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