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句法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名词短语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专利相关概念 | 第13-15页 |
·专利文献适合于机器翻译的特点 | 第14页 |
·专利文献组成 | 第14-15页 |
·专利说明书构成 | 第15页 |
·术语定义 | 第15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研究 | 第17-27页 |
·机器翻译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基于理性主义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基于经验主义的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统计机器翻译模型 | 第19-23页 |
·基于词的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基于短语的模型 | 第21页 |
·基于句法的模型 | 第21-23页 |
·机器翻译子任务 | 第23-25页 |
·词汇翻译 | 第24页 |
·命名实体翻译 | 第24页 |
·基本名词短语翻译 | 第24-25页 |
·查询翻译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基于NP 树的术语自动翻译技术 | 第27-41页 |
·建立NP 树库 | 第28-30页 |
·NP 树定义 | 第28-29页 |
·NP 树匹配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知网的NP 语义相似度 | 第30-36页 |
·知网(HowNet)介绍 | 第31-32页 |
·概念相似度计算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知网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 | 第33页 |
·基于知网的NP 语义相似度计算 | 第33-36页 |
·NP 翻译模式 | 第36-40页 |
·NP+介词+NP 的翻译模式 | 第36-37页 |
·NP+done+介词+NP 的翻译模式 | 第37-39页 |
·NP+介词+doing+NP 的翻译模式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基于改进互信息的译文选择方法 | 第41-48页 |
·译文选择 | 第41-42页 |
·互信息 | 第42页 |
·译文选择的相关研究 | 第42-43页 |
·译文选择模型 | 第43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实验结果评价与分析 | 第48-60页 |
·BLEU 评测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NIST 评测方法 | 第49-52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52-55页 |
·训练数据 | 第52页 |
·语料预处理 | 第52-54页 |
·对比测试系统 | 第54页 |
·系统运行环境 | 第54-55页 |
·翻译结果的自动评测 | 第55-58页 |
·结果译文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附录Ⅰ PENN TREEBANK 英文词类标记(包括标点符号) | 第62-63页 |
附录II 系统界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