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5页 |
·人白介素-2 概况 | 第7-8页 |
·人白介素-2 的发现 | 第7页 |
·人白介素-2 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| 第7页 |
·人白介素-2 的结构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白介素-2 的研究进展 | 第7-8页 |
·长效重组人白介素2 的研究 | 第8-10页 |
·构建IL-2 突变体 | 第8-9页 |
·化学修饰IL-2 | 第9页 |
·糖基化修饰IL-2 | 第9页 |
·构建IL-2 融合蛋白 | 第9-10页 |
·毕赤酵母(PICHIA PASTORIS)表达系统 | 第10-11页 |
·毕赤酵母生物学特性 | 第10页 |
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| 第10页 |
·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的优势 | 第10-11页 |
·毕赤酵母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策略 | 第11页 |
·人白介素-2 的分离纯化 | 第11-13页 |
·重组人白介素-2 分离纯化的特点 | 第11-12页 |
·哺乳动物细胞生产的IL-2 的分离纯化 | 第12页 |
·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的IL-2 的分离纯化 | 第12-13页 |
·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 | 第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基础和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研究的基础 | 第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3页 |
·材料 | 第15-17页 |
·菌种、细胞 | 第1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5-16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6页 |
·摇瓶培养基 | 第16页 |
·上罐培养基 | 第16-17页 |
·微量元素溶液PTM1(g/L) | 第17页 |
·方法 | 第17-23页 |
·摇瓶发酵优化 | 第17-18页 |
·5 L 发酵罐发酵 | 第18-19页 |
·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| 第19-20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Western Blot 检测 | 第22页 |
·rIL-2-HSA 生物学活性鉴定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3-42页 |
·P. PASTORIS GS115/PPIH 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| 第23-29页 |
·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 | 第23-25页 |
·培养基成分的正交试验 | 第25页 |
·诱导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25-28页 |
·诱导条件的正交试验 | 第28-29页 |
·5 L 发酵罐中培养条件的研究 | 第29-34页 |
·不同的甲醇流加方式对rhIL-2-HSA 表达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氮源发酵生长阶段比较 | 第30-32页 |
·不同pH 对rhIL-2-HSA 表达量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RHIL-2-HSA 的分离纯化 | 第34-42页 |
·rhIL-2-HSA 的硫酸铵盐析 | 第34-35页 |
·rhIL-2-HSA 的超滤浓缩 | 第35页 |
·Blue Sepharose 层析 | 第35-36页 |
·Chelating Sepharose 层析 | 第36-37页 |
·疏水作用层析 | 第37-38页 |
·DEAE Sepharose 层析 | 第38页 |
·rhIL-2-HSA 纯化工艺总结 | 第38-39页 |
·色素去除效果 | 第39页 |
·rhIL-2-HSA 的纯度鉴定 | 第39-40页 |
·rhIL2-HSA 的Western Blot 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rhIL-2-HSA 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| 第41-4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