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利用陆海杂种BC1群体构建棉花遗传连锁图谱及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QTL的初步定位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缩写词表第9-10页
1. 文献综述第10-37页
   ·棉属的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·四倍体棉种的起源与进化及其棉花基因组的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四倍体棉种的起源与进化第11页
     ·四倍体棉花基因组的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·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第12-14页
     ·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·我国棉花纤维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的难点第13页
     ·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分子标记的类型与特点第14-21页
     ·RFLP标记第14-16页
     ·RAPD标记第16页
     ·SSR标记第16-17页
     ·ISSR标记第17页
     ·AFLP标记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表达序列标签(EST)第18-19页
     ·SNP标记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其他分子标记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·棉花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1-25页
     ·作图群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亲本的选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群体大小的确定第23页
     ·棉花分子标记连锁群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第23-25页
   ·数量性状基因座(QTL)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·QTL定位的基本原理第25页
     ·数量性状基因/QTL定位的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·单标记分析法(single marker analysis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区间作图法(interval mapping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复合区间作图法(composite interval mapping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多区间作图法(multiple interval mapping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混合线性模型QTL定位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高代回交QTL分析方法(AB-QTL)第29-30页
   ·棉花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第30-34页
     ·产量性状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纤维品质性状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抗病性第34页
   ·棉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展望第34-35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5-37页
2. 材料与方法第37-4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37页
   ·性状调查第37-38页
   ·DNA的提取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溶液配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DNA提取过程第39-40页
   ·SSR标记技术第40-42页
     ·PCR扩增第40页
     ·扩增产物的分离及银染第40-42页
   ·标记筛选和群体扩增第42页
   ·带型数据整理及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连锁图谱构建和染色体定位推测第43页
   ·QTL分析第43-44页
3. 结果与分析第44-61页
   ·表型数据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分子连锁图谱构建第45-49页
     ·标记筛选和群体扩增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分子连锁图谱构建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偏分离标记第49页
     ·连锁群的染色体定位第49页
   ·QTL分析第49-61页
     ·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第50-53页
     ·QTL的成簇分布现象第53-61页
4. 讨论第61-65页
   ·作图亲本的选择和特点第61页
     ·作图群体亲本的选择第61页
     ·作图群体亲本之间的分子标记多态性第61页
   ·标记的偏分离第61-62页
   ·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的饱和度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63页
   ·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第63页
   ·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第63页
   ·QTL成簇分布与性状同步改良问题第63-64页
   ·不同世代间QTL作图的异同第64-65页
5. 小结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个人简历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bDREB1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不育系的研究
下一篇:超级杂交稻不同基因型对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