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| 第11-17页 |
·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| 第11-13页 |
·水稻氮素积累量的基因型差异 | 第13-14页 |
·水稻氮素吸收效应的基因型差异 | 第14-15页 |
·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项目立项依据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材料 | 第18页 |
·方法 | 第18页 |
·内容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干物质重和产量构成 | 第18-19页 |
·氮素含量和吸收量 | 第19页 |
·产量和有效穗数 | 第19页 |
·有关氮素指标的概念及计算 | 第19-20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0-2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5页 |
·不同基因型超级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特点 | 第21-24页 |
·产量 | 第21-23页 |
·产量构成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基因型超级稻氮素吸收积累特点 | 第24-28页 |
·氮素含量 | 第24-26页 |
·氮素积累量及比例 | 第26-27页 |
·氮素吸收量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基因型超级稻氮素利用特点 | 第28-34页 |
·氮素需要量 | 第28-30页 |
·氮素收获指数 | 第30-31页 |
·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| 第31-32页 |
·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收割产量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氮素需要量与收割产量的关系 | 第34页 |
·氮素吸收量和干物质产量与收割产量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4 讨论 | 第35-38页 |
·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| 第35页 |
·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量和需要量与产量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地点间差异 | 第36-37页 |
·氮素高效利用率与超级杂交稻品种选择指标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3-44页 |
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