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斜拉桥结构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斜拉桥发展史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斜拉桥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·斜拉桥发展的原因和前景 | 第12-13页 |
·叠合梁斜拉桥的发展 | 第13-17页 |
·叠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·典型的叠合梁式斜拉桥 | 第14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 | 第17-18页 |
·本论文工作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斜拉桥施工阶段受力特点及分析理论 | 第19-33页 |
·斜拉桥施工阶段受力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斜拉桥施工过程受力特性分析理论 | 第20-32页 |
·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斜拉索垂度效应分析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梁—柱效应及大位移效应理论 | 第23-26页 |
·大变形分析的三维梁单元理论 | 第26-28页 |
·有限元方程的求解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收敛准则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叠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受力分析的结构模拟及程序实现 | 第33-45页 |
·叠合梁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5页 |
·模型的简化 | 第33-34页 |
·主梁与桥塔连接的处理 | 第34-35页 |
·用ANSYS模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关键问题 | 第35-45页 |
·预应力的加载处理 | 第35-36页 |
·ANSYS中张拉一根索的实现 | 第36-38页 |
·APDL参数化程序设计技术 | 第38-39页 |
·单元生死技术及其应用 | 第39-42页 |
·重启动功能 | 第42-44页 |
·施工过程的模拟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观音岩桥施工阶段受力特性分析 | 第45-62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45-46页 |
·观音岩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 | 第46-48页 |
·观音岩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几何非线性分析结果 | 第48-55页 |
·施工过程中主塔应力 | 第49-51页 |
·施工过程中主梁应力 | 第51-52页 |
·施工过程中桥面板应力 | 第52-54页 |
·施工过程中斜拉索应力 | 第54-55页 |
·观音岩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几何非线性影响分析 | 第55-61页 |
·结构大位移效应影响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梁柱移效应影响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斜拉索垂度效应影响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各种非线性组合作用影响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叠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| 第62-76页 |
·结构稳定分析理论 | 第62-67页 |
·第一类稳定理论 | 第62-66页 |
·第二类稳定理论 | 第66-67页 |
·稳定性判别准则及评价指标 | 第67页 |
·叠合梁斜拉桥稳定性分析模型 | 第67-68页 |
·斜拉桥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流程 | 第68-69页 |
·观音岩斜拉桥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| 第69-74页 |
·施工阶段第一类稳定性分析 | 第69-72页 |
·施工阶段几何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