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屋质量保险制度下质量检查机构运行机制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2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1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2 房屋质量保险介绍 | 第12-23页 |
| ·房屋质量保险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| ·房屋质量保险模式 | 第13-23页 |
| ·法国房屋质量保险模式 | 第13-20页 |
| ·西班牙房屋质量保险模式 | 第20-22页 |
| ·我国的房屋质量保险 | 第22-23页 |
| 3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介绍 | 第23-31页 |
| ·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作用 | 第23-24页 |
| ·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要求 | 第24-25页 |
| ·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内容 | 第25页 |
| ·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流程 | 第25-28页 |
| ·质量检查流程 | 第25-27页 |
| ·质量检查报告 | 第27-28页 |
| ·质量检查机构的委托方式 | 第28-31页 |
| ·国外的质量检查机构的委托模式 | 第28-29页 |
| ·我国的质量检查机构的委托模式 | 第29-31页 |
| 4 我国质量检查机构的组建方案 | 第31-40页 |
| ·引入国外质量检查机构 | 第31页 |
| ·成立全新质量检查机构 | 第31-32页 |
| ·整合现有资源成立质量检查机构 | 第32-38页 |
| ·现有机构分析 | 第32-37页 |
| ·整合现有机构的思路和途径 | 第37-38页 |
| ·我国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内容 | 第38-40页 |
| 5 我国质量检查机构质量评价系统设计 | 第40-61页 |
| ·国内外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| 第40-41页 |
| ·国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40页 |
| ·国内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40-41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介绍 | 第41-45页 |
| 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建立 | 第45-51页 |
| ·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体系 | 第45页 |
| ·勘察阶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| 第45-46页 |
| ·设计阶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| 第46页 |
| ·施工阶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| 第46-47页 |
| ·竣工验收使用一年后阶段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| 第47-51页 |
| ·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51-54页 |
| ·工程质量总分计算 | 第54-61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·总结与结论 | 第61页 |
| ·问题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附录1 A 类检查报告 | 第68-72页 |
| 附录2 B 类检查报告 | 第72-75页 |
| 附录3 C 类检查报告 | 第75-76页 |
| 附录4 勘察阶段的评价标准 | 第76-78页 |
| 附录5 设计阶段的评价标准 | 第78-82页 |
| 附录6 施工阶段的评价标准 | 第82-88页 |
| 附录7 竣工使用一年后阶段的评价标准 | 第88-89页 |
| 附录8 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89-92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92页 |
| 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