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法律构建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5页 |
一、选题的缘起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三、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破产重整制度之一般问题研究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破产重整制度之概述 | 第15-18页 |
一、破产重整之概念厘定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破产重整之历史沿革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效率与公平之间:破产重整制度之价值嬗变 | 第18-21页 |
一、对效率的优先追求 | 第18-19页 |
二、对公平的内在保护 | 第19-20页 |
三、效率优先、兼顾公平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破产重整计划: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之核心 | 第21-35页 |
第一节 实施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概况 | 第21-25页 |
第二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法律性质和内容 | 第25-30页 |
一、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法律性质 | 第25-26页 |
二、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内容 | 第26-30页 |
第三节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的确定原则 | 第30-32页 |
一、公正合理原则 | 第31页 |
二、效率原则 | 第31-32页 |
第四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效力分析 | 第32-35页 |
一、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拘束力 | 第32-33页 |
二、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执行力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主体论: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法律权益 | 第35-75页 |
第一节 债权人法律权益之调整 | 第35-55页 |
一、债权保证基础:债权人分组之立法选择 | 第35-39页 |
二、债权调整方案:以"债转股"为核心 | 第39-47页 |
三、债权受偿方案:方案之法律构建 | 第47-55页 |
第二节 出资人法律权益之调整 | 第55-64页 |
一、引子:典型案例"郑百文案" | 第56-58页 |
二、独立组设立之立法争议 | 第58-59页 |
三、权益调整方案之合法性分析 | 第59-64页 |
第三节 债务人融资措施之法律对接 | 第64-71页 |
一、债务人发行新股、债券之法定条件变通 | 第65-68页 |
二、债务人股权、资产收购之法律规定变通 | 第68-71页 |
第四节 职工法律权益之保障 | 第71-75页 |
一、对职工债权的法律保护 | 第71-72页 |
二、对职工安置的法律安排 | 第72-75页 |
第四章 程序论: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批准 | 第75-87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正常批准 | 第75-79页 |
一、法院批准的程序性法律要求 | 第75-76页 |
二、法院批准的实质性条件 | 第76-79页 |
第二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之强行批准 | 第79-84页 |
一、强行批准之立法动因 | 第80-81页 |
二、强行批准之各立法例 | 第81-82页 |
三、强行批准之条件完善 | 第82-84页 |
第三节 执行期限与监督期限之立法建议 | 第84-87页 |
一、破产重整计划执行期限 | 第84-85页 |
二、破产重整计划监督期限 | 第85-87页 |
结语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2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