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4页 |
一、选题的缘起 | 第10页 |
二、选题价值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商业判断规则的法律渊源及其法理分析 | 第14-27页 |
第一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法律渊源 | 第14-19页 |
一、代理法与信托法的法律渊源 | 第14-16页 |
二、侵权法上的法律渊源 | 第16-19页 |
第二节 商业判断规则的法理分析 | 第19-27页 |
一、法律价值分析 | 第20-23页 |
二、法律适用分析 | 第23-27页 |
第二章 公司并购中修正商业判断规则运用的正当性分析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修正商业判断规则(Modified BJR)简述 | 第27-29页 |
一、Unocal规则 | 第27-28页 |
二、Revlon规则 | 第28-29页 |
三、两个Paramount案例 | 第29页 |
第二节 修正商业判断规则运用于公司并购中的正当性分析 | 第29-36页 |
一、信赖基础重建角度的正当性 | 第30-32页 |
二、责任内容分阶段的正当性 | 第32-33页 |
三、举证责任分配角度的正当性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公司并购中修正商业判断规则运用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| 第36-46页 |
第一节 Revlon规则的触发时机问题 | 第36-40页 |
一、Revlon规则触发时机概述 | 第36-37页 |
二.Ivanhoe v.Newmont etc | 第37-39页 |
三、案例比较分析与总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拍卖阶段资产浪费行为认定问题 | 第40-43页 |
一、拍卖阶段资产浪费行为认定的概述 | 第40-41页 |
二.In re Lear Corp.S'holder Litigation | 第41-42页 |
三、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股东权力主导下的收购中董事责任问题 | 第43-46页 |
一、股东权力主导下的收购中的董事责任概述 | 第43页 |
二.Bershad v.Curtiss-Wright Corp.etc | 第43-45页 |
三、案例比较分析与总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欧州运用修正商业判断规则的法理探索 | 第46-55页 |
第一节 "严格中立主义"与欧州立法 | 第46-47页 |
一、"严格中立主义"与英国《城市法典》 | 第46-47页 |
二、《欧洲关于收购要约的第2004/25/EC号指令》 | 第47页 |
第二节 "严格中立主义"的吸收与修正——以德国为例 | 第47-49页 |
一、德国立法演变 | 第47-48页 |
二、修正的合理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 与修正商业判断规则的对比研究 | 第49-52页 |
一、严格中立主义产生的原因与存在的缺陷 | 第49-51页 |
二、修正商业判断规则的优势 | 第51-52页 |
第四节 运用修正商业判断规则的法理探索 | 第52-55页 |
一、存在的障碍 | 第52-53页 |
二、法理的探索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修正商业判断规则运用于我国公司并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| 第55-66页 |
第一节 立法的现状分析 | 第55-58页 |
一、公司法 | 第55-56页 |
二、证券法 | 第56-57页 |
三、收购管理办法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修正商业判断规则运用到我国公司并购中的问题 | 第58-63页 |
一、法律环境差异性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二、法律渊源相容性的问题 | 第60-61页 |
三、法律制度协调性的问题 | 第61-63页 |
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若干解决思路 | 第63-66页 |
一、法律环境创建发展角度 | 第63页 |
二、法律思想转化吸收角度 | 第63-64页 |
三、法律制度协调完善角度 | 第64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后记 | 第72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