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

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博弈分析与经济仿真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引言第8-18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页
   ·相关文献综述第8-12页
   ·研究目标、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第12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·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 ·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第16-18页
2 企业年金的基本理论及国外发展情况第18-27页
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的定义与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·企业年金的定义第18页
     ·制度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制度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的相关关系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第20页
     ·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与金融资本市场的关系第21页
   ·国外典型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及评价第21-27页
     ·美国401(k)计划发展的启示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澳大利亚的超级年金制度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英国企业年金制度—职业养老金计划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典型国家企业年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5-27页
3 中国企业年金模式选择的经济学机理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·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宏观管理模式选择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企业年金市场失灵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特殊改革路径第28页
     ·企业员工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性第28页
     ·中小型私营企业发展年金动力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中国过剩的劳动力资源第29页
   ·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模式选择的微观经济分析第29-36页
     ·企业年金运行的两种主要模式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两种模式对员工个人储蓄影响的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 ·两种模式对员工两期消费的影响比较第32-34页
     ·DC型年金是适合中国企业的模式选择第34-36页
4 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分析第36-48页
   ·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历史沿革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(1991-2000)第36页
  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的试点阶段(2000-2003年)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整体框架初步形成(2004-2006)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整体框架初步形成(2006至今)第38页
   ·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演化模型的描述第38-39页
   ·模型的要素分析与假设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博弈局中人第39页
     ·策略第39页
     ·收益函数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局中人的有限理性第40页
     ·调整机制第40页
   ·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第40-42页
   ·模型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·政府先动时企业群体X的演化策略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企业先动时政府群体Y的演化策略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政企互动博弈下的演化均衡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变迁模型的结论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政府先动的模型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企业先动的模型结论第47页
     ·政企互动博弈演化均衡结论第47-48页
5 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的经济仿真第48-57页
   ·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的仿真第48-49页
   ·企业年金试点阶段的仿真第49-50页
   ·企业年金制度整体框架初步形成阶段仿真第50-51页
   ·企业年金管理运营市场化规范化阶段第51-53页
   ·影响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的参数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 ·税收优惠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引擎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资本市场完善为企业年金变迁提供宏观环境第54页
     ·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的成本因素是关键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年金的激励效应第56-57页
6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思考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附录A 地方性企业年金税收政策一览表第62-64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4-65页
详细摘要第65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研究--基于制度比较的视角
下一篇: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