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研究--基于制度比较的视角
论文提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研究对象与范畴 | 第9-11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范畴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3-15页 |
2 北京市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及其衔接理论 | 第15-27页 |
·北京市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简介 | 第15-20页 |
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| 第15-17页 |
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| 第17-19页 |
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| 第19-20页 |
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理论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二元经济结构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割 | 第20-21页 |
·社会公正理论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| 第21-22页 |
·公共产品理论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| 第22-23页 |
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实践探索 | 第23-27页 |
·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| 第23-24页 |
·常熟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| 第24-25页 |
·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衔接 | 第25-27页 |
3 北京市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及衔接的可能性 | 第27-39页 |
·北京市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| 第27-35页 |
·基于覆盖范围的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基于资金筹集的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基于保障水平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基于管理机制的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有利条件 | 第35-36页 |
·制度理念的一致性是制度衔接的根本前提 | 第35页 |
·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制度衔接的重要保证 | 第35页 |
·三项制度的报销项目均参照同一标准 | 第35-36页 |
·政府重视和居民意识提高等提供了外部环境 | 第36页 |
·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面临的问题 | 第36-39页 |
·延用传统建制理念,制度缺乏整体规划 | 第36页 |
·存在部门利益分割,基本管理体制混乱 | 第36-37页 |
·基金收支平衡有别,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| 第37页 |
·医疗保险立法滞后,影响制度顺利运转 | 第37-39页 |
4 关于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思考 | 第39-46页 |
·制度衔接的基本原则 | 第39-41页 |
·消除参保身份限制,建立普惠保障模式 | 第39页 |
·坚持保高就低原则,逐步缩小制度差别 | 第39-40页 |
·相近制度优先合并,制度衔接循序渐进 | 第40-41页 |
·制度衔接的具体措施 | 第41-46页 |
·提高农民待遇水平,缩小制度之间差距 | 第41-42页 |
·实行归口统一管理,理顺制度管理体制 | 第42页 |
·试行取消个人账户,探索普通门诊统筹 | 第42-43页 |
·合理折算缴费年限,建立制度衔接通道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流动人口医保,引导制度逐步衔接 | 第44-46页 |
5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局限 | 第46-47页 |
·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46页 |
·论文的主要局限 | 第46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3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