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| 1. 国内外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我国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外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2. 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| ·近交 | 第13-14页 |
| ·功能性状的衰退 | 第14-15页 |
| 3. 杂交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| ·杂种优势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| 4. 杂交改良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级进杂交 | 第17页 |
| ·轮回杂交 | 第17页 |
| ·简单杂交 | 第17-18页 |
| ·双杂交 | 第18页 |
| ·多元杂交 | 第18页 |
| 5.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(MAS)在奶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8-21页 |
| ·基因定位 | 第18-19页 |
| ·QTL 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| ·分子标记辅助选择(MAS)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6.P CR-SSCP 技术 | 第21-22页 |
| 7. 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| ·生长激素(GH)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| ·生长激素受体(GHR)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3-24页 |
| 8.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奶牛泌乳性能、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遗传改良效果评估 | 第25-48页 |
| 1. 试验材料 | 第25页 |
| ·试验动物 | 第25页 |
| ·仪器设备及试剂 | 第25页 |
| 2. 试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| 第26页 |
| ·数据采集 | 第26-27页 |
| 3. 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模型 | 第27-28页 |
| 4. 结果 | 第28-39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奶牛不同世代泌乳性能遗传改良效果评估 | 第28-32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奶牛不同世代生长性能遗传改良效果评估 | 第32-36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奶牛不同世代繁殖性能遗传改良效果评估 | 第36-39页 |
| 5. 分析与讨论 | 第39-46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奶牛泌乳性能遗传改良效果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奶牛生长性能遗传改良效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奶牛繁殖性能遗传改良效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| ·对加快我国奶牛群体改良的建议 | 第46页 |
| 6. 小结 | 第46-48页 |
| 第三章 GH 和GHR 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| 第48-66页 |
| 1. 试验材料 | 第48-49页 |
| ·试验动物 | 第48页 |
| ·数据采集 | 第48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8页 |
| ·试剂和药品 | 第48页 |
| ·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| 第48-49页 |
| 2. 试验方法 | 第49-54页 |
| ·血样的采集 | 第49-50页 |
| ·牛血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检测 | 第50页 |
| ·GH 基因和GHR 基因的PCR 扩增 | 第50-52页 |
| ·GH 基因和GHR 基因的SSCP 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GH 基因和GHR 基因扩增片段测序 | 第53-54页 |
| 3. 统计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| 第54页 |
| ·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模型 | 第54-55页 |
| 4. 结果 | 第55-62页 |
| ·牛血基因组DNA 的提取 | 第55页 |
| ·GH 基因第4 内含子和第5 外显子部分序列PCR-SSCP 多态性检测 | 第55-56页 |
| ·GHR 基因第8 外显子PCR-SSCP 多态性检测 | 第56-57页 |
| ·GH 基因和GHR 基因目的片段序列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GH 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相关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GHR 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相关性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GH 和GHR 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 | 第61-62页 |
| 5. 分析与讨论 | 第62-65页 |
| ·多态位点碱基突变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GH 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和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| ·GHR 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和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6. 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6-77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