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基于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表达克隆法的建立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英文摘要第11-13页
1 引言第13-25页
   ·发现新基因或新的靶基因的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发现药物基因或药物靶基因的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·表达克隆法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表达克隆系统第16-23页
     ·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第17-19页
     ·cDNA文库的构建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高通量的磁力细胞筛选法(MACS)与精确的流式细胞仪分选法(FACS)第21-23页
   ·ICOS、CD28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ICOS第23-24页
     ·CD28第24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与创新点第24-25页
2 材料第25-2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5页
   ·主要药品及试剂第25页
   ·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5-27页
3 方法第27-42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第27-33页
     ·人T淋巴细胞的分离与活化第27页
     ·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总RNA的提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mRNA的分离第28页
     ·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第二链cDNA的合成及末端平滑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·cDNA片段与接头的连接、限制性酶酶切、胶回收去小片段第30-31页
     ·pBMN-IRES-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制备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胶回收cDNA片段与pBMN-IRES-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连接第32页
     ·E.coli DH5α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2页
     ·人T淋巴细胞逆转录病毒cDNA文库的电转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人T淋巴细胞逆转录病毒cDNA文库质量的鉴定与扩增第33页
   ·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培养第33-35页
     ·293-EcoPack细胞复苏第33-34页
     ·293-EcoPack细胞传代第34页
     ·293-EcoPack细胞冻存第34-35页
   ·宿主细胞BaF3的培养第35页
     ·WEHI细胞的培养第35页
     ·BaF3的培养第35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文库转染293-EcoPack细胞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质粒的准备第35-36页
     ·cDNA文库转染293-EcoPack细胞第36-37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感染BaF3细胞第37页
   ·高通量MACS/FACS表达克隆筛选系统筛选并鉴定ICOS第37-40页
     ·MACS粗筛选ICOS第37-38页
     ·FACS精筛选ICOS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鉴定表达ICOS的细胞第39-40页
   ·高通量MACS/FACS表达克隆筛选系统灵敏度的检测第40页
   ·利用高通量MACS/FACS表达克隆筛选系统筛选并鉴定CD28第40-42页
     ·MACS/FACS筛选CD28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鉴定表达CD28的细胞第41-42页
4 实验结果第42-57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第42-46页
     ·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总RNA的提取第42页
     ·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mRNA的分离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第二链cDNA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·pBMN-IRES-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逆转录病毒cDNA文库质量鉴定第45-46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文库转染293-EcoPack细胞第46-48页
   ·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BaF3细胞第48页
   ·高通量MACS/FACS表达克隆筛选系统筛选并鉴定ICOS第48-51页
   ·高通量MACS/FACS表达克隆筛选系统灵敏度的检测第51-54页
   ·高通量MACS/FACS表达克隆筛选系统筛选并鉴定CD28第54-57页
     ·MACS/FACS筛选CD28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鉴定表达CD28的细胞第55-57页
5 讨论第57-62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第57-60页
     ·人白细胞的收集第57页
     ·总RNA的提取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高质量的mRNA的提取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59页
     ·制备E.coli DH5α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第59页
     ·逆转录病毒文库电转化效率第59-60页
   ·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选择第60页
   ·包装细胞的最佳密度第60页
   ·高通量的磁力细胞筛选法(MACS)与精确的流式细胞仪分选法(FACS)第60-62页
6 结论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4页
附录A第74-75页
附录B第75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用于大豆膳食纤维改性的里氏木霉工程菌的构建
下一篇:人IGF Ⅰ基因在猪PK-15细胞中的表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