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“90后”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| 第10-16页 |
(一) 主流思想积极向上,但出现多样性的倾向 | 第10-11页 |
(二) 民族精神振奋昂扬,但感性多于理性 | 第11-13页 |
(三) 价值观取向健康向上,但有知行脱节现象 | 第13页 |
(四) 积极进取精神突出,但心理素质亟待增强 | 第13-16页 |
二、“90后”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环境 | 第16-23页 |
(一) 社会时代因素 | 第16-19页 |
(二) 学校教育因素 | 第19-20页 |
(三) 家庭环境因素 | 第20-21页 |
(四) 个体心理因素 | 第21-23页 |
三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| 第23-30页 |
(一)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况 | 第23-25页 |
(二)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成就 | 第25-27页 |
(三) “90”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| 第27-30页 |
四、加强“90后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| 第30-40页 |
(一) “90后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| 第30页 |
(二) “90后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| 第30-40页 |
1. 创新教学手段是培养“90后”养成崇高理想信念的新出路 | 第30-31页 |
2. 参观学习红色革命老区是加强“90后”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| 第31-32页 |
3. 社会实践是提升“90后”素质教育的熔炉 | 第32-34页 |
4. 志愿者服务是进行“90后”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| 第34-35页 |
5. 规范网络行为是“90后”成长成才的新出路 | 第35-37页 |
6. 强化家庭教育是“90后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| 第37-38页 |
7. 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保障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后记 | 第45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