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农村财政论文

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3页
第1章 导论第13-30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6-25页
     ·关于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第16-21页
     ·关于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关于财政分权的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文献评述第2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27-30页
第2章 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分工的理论基础第30-47页
   ·公共产品理论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的范围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的供给第31-35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理论评述第35-36页
   ·公共财政理论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公共财政的职能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公共财政理论评述第38-39页
   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评述第40页
   ·财政分权理论第40-44页
     ·传统财政分权理论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转移支付理论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财政分权理论评述第44页
   ·相关理论启示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3章 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第47-59页
   ·美国的财政直接补贴政策与财政援助政策第47-49页
   ·欧盟的农村发展政策第49-50页
   ·日本的新农村建设第50-53页
   ·韩国的新村运动第53-55页
   ·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启示第55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4章 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分工研究第59-73页
   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模型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·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制度分析第62-68页
     ·农业生产基础的供给制度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生产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第63-65页
     ·生活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第65页
     ·社会事业发展的供给制度第65-68页
   ·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的分工模式第68-70页
     ·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模式第68页
     ·地方财政全额负担模式第68页
     ·中央财政为主,地方财政配套模式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地方财政为主,中央财政给予财力奖补模式第69-70页
   ·现行财政投入分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0-71页
     ·部分建设内容纵向分工不合理第70页
     ·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第70-71页
     ·部分项目建设标准偏低第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5章 新农村建设中中央财政投入分析第73-95页
   ·中央财政投入总量及支出结构分析第73-78页
     ·中央财政投入总量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·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·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中央财政投入分析第78-86页
     ·农业生产基础投入第78-80页
     ·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第80-82页
     ·生活基础设施投入第82-83页
     ·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第83-86页
   ·中央财政投入特点研究第86-90页
     ·支持范围不断拓宽第86-89页
     ·增量改革为主,比例逐渐量化第89页
     ·以项目方式推动资金投放第89-90页
   ·中央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第90-91页
     ·资金总体尚未有效统筹和整合第90页
     ·资金分配层次多、链条长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偏重物质资本投资,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第91页
   ·影响中央财政投入的深层制度原因第91-94页
     ·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第91-92页
     ·缺乏有效的支农投资激励机制第92页
     ·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异常复杂第92-93页
     ·部分建设内容横向分工交叉重叠第93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第6章 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投入分析第95-110页
   ·县级财政的收支结构第96-101页
     ·县级财政收支分类第96-98页
     ·县级财政收入结构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市县财政收支比较第100-101页
   ·各区域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决定因素分析第101-106页
     ·东部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中部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西部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东北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特征第105-106页
   ·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资金规模不足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资金结构失衡第107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缺乏支农积极性第107页
   ·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弱化的深层制度原因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分税制财政体制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有效统一第108页
     ·人事体制僵化导致地方财政供养人口过多,人员经费比例过大第108页
     ·集权型政府体制削弱了基层政府财政自主权第108-10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9-110页
第7章 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研究第110-125页
   ·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状况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·农业生产基础供给状况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·生产基础设施供给状况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·生活基础设施供给状况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社会事业发展供给状况第118-119页
   ·未来各区域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分析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·东部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中部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西部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东北第1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3-125页
第8章 N县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案例分析第125-136页
   ·N县财政状况介绍第125-126页
   ·N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及操作中的困难第126-129页
     ·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资金整合的主要困难第128-129页
   ·N县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分析第129-135页
     ·主要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第129-134页
     ·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第134-1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第9章 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对策研究第136-156页
   ·明确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政策目标第136-139页
     ·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目标: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中央财政目标:稳粮增收促民生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·地方财政目标:扶持社区建设与非农创业第138-139页
   ·完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分权模式第139-142页
     ·明确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范围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按照效用受益范围差异划分事权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·利用各级政府的信息优势明确财政支出责任第141-142页
   ·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近期优化策略第142-149页
     ·加强公共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·调整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支出结构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·整合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·实施财政支持区域差别化政策第148-149页
   ·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远期优化策略第149-155页
     ·发挥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·形成多元化支持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体系第150-152页
     ·科学开展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·坚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市场化取向第154-1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5-156页
第10章 结论与展望第156-161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56-158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8-159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159-161页
参考文献第161-170页
致谢第170-17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71页

论文共1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研究
下一篇:论税收正义--兼论中国遗产税开征的道德理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