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油菜籽(芸薹)论文

甘蓝型油菜C2连锁群种子含油量QTL簇及品质性状的分析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缩略词表第11-12页
1 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·油菜含油量性状的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·油菜品质性状QTL的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含油量QTL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其它品质性状QTL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·特异引物的PCR分子标记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基于重复序列的分子标记(SSR标记,FITO标记)第18页
     ·基于同源基因序列的分子标记(STS标记)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在基因组测序中的意义第19页
   ·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第19-23页
     ·芸薹属A、B、C基因组间的关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比较基因组学的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·关联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植物关联分析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第23-25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基础、由来、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第25-26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·Tapidor、Ningyou7及TN DH群体第26页
     ·自然群体第26页
   ·表型数据检测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油菜种子收获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·表型数据检测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·DNA提取第27页
   ·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第27-29页
     ·FITO和ZAAS标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FITO标记的来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ZAAS标记的来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Tapidor BAC-end序列分析及BES标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Tapidor BAC-end序列的分析与候选BAC的确认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BES标记的开发第28-29页
   ·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第29页
   ·基因型检测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第30页
   ·QTL分析及QTL的整合分析第30页
   ·C2连锁群品质性状相关位点的关联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群体结构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关联分析第31页
3 研究结果第31-60页
   ·FITO与ZAAS标记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·FITO与ZAAS标记的多态性筛选第31-32页
     ·FITO与ZAAS标记在遗传图谱上的定位第32-34页
   ·Tapidor BAC-end序列分析与定位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电子杂交(in silico mapping)筛选Tapidor BAC-end第34-35页
     ·BES标记的筛选及在遗传图谱上的定位第35-36页
   ·TN群体中C2连锁群上含油量QTL的扫描结果与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·TN DH群体C2连锁群上其他品质性状QTL的初步定位第40-46页
   ·C2连锁群含油量及其他品质性状相关位点关联分析的结果第46-60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群体结构的评估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关联分析的结果第49-60页
       ·种子含油量关联分析的结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种子品质性状关联分析的结果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·关联分析结果小结第56-60页
4 分析与讨论第60-64页
   ·电子杂交与BES标记的定位在后续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第60-61页
   ·关联分析中群体结构分析的必要性第61-62页
   ·关联分析对QTL分析的补充与佐证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附录第72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蓝型油菜A8连锁群种子含油量QTL簇解析及连锁累赘分析
下一篇:亚基因组杂种优势表现的评估及新型甘蓝型油菜FAE1指纹图谱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