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蓝型油菜A8连锁群种子含油量QTL簇解析及连锁累赘分析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问题的由来 | 第11-12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·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育种及转基因研究 | 第12页 |
·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模型分析 | 第12-13页 |
·甘蓝型油菜QTL研究 | 第13-19页 |
·甘蓝型油菜抗逆相关性状QTL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甘蓝型油菜产量相关性状QTL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甘蓝型油菜品质相关性状QTL研究 | 第16页 |
·甘蓝型油菜种子颜色相关性状QTL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甘蓝型油菜开花相关性状QTL研究 | 第17页 |
·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QTL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QTL簇 | 第19-20页 |
·芸薹属植物的比较基因组学 | 第20-22页 |
·基于遗传标记的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间比较基因组学 | 第21页 |
·基于序列信息的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间比较基因组学 | 第21-22页 |
·比较基因组学的应用 | 第22页 |
·连锁累赘 | 第22-23页 |
3 本研究的基础、目的及意义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基础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4 材料和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QTL定位材料 | 第25页 |
·QTL簇解析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连锁累赘分析材料 | 第26页 |
·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DNA提取方法 | 第26页 |
·QTL区间内分子标记开发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基因型分析方法 | 第27页 |
·表型测定方法 | 第27页 |
·QTL分析方法 | 第27-28页 |
5 结果及分析 | 第28-50页 |
·A8连锁群分子标记加密结果及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加密标记前比较结果及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基于白菜BAC开发分子标记结果及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所开发标记的遗传定位及与拟南芥区段结果及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种子含油量及芥酸含量QTL检测结果及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种子含油量QTL检测结果及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芥酸含量QTL检测结果及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种子含油量及芥酸含量QTL整合结果及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近等基因系BC_4F_3筛选结果及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近等基因系BC_4F_4筛选结果及初步表型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7T131-10群体筛选结果及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7T153-6群体表型考察结果及分析 | 第45页 |
·7T348-9群体筛选和初步表型考察结果及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A8连锁群种子含油量QTL簇分离结果及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qOC.A8.1 | 第47页 |
·qOC.A8.2 | 第47页 |
·qOC.A8.3 | 第47-48页 |
·qOC.A8.4 | 第48页 |
·qOC.A8.5 | 第48页 |
·qOC.A8.6和qOC.A8.7 | 第48-49页 |
·连锁累赘分析 | 第49-50页 |
6 讨论 | 第50-54页 |
·QTL区间内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| 第50-51页 |
·QTL簇解析 | 第51-52页 |
·连锁累赘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5页 |
附表 | 第65-7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1页 |
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