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油菜籽(芸薹)论文

亚基因组杂种优势表现的评估及新型甘蓝型油菜FAE1指纹图谱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缩略词表第10-11页
1 文献综述第11-22页
   ·杂种优势的概况及相关研究第11-18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机理及发展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·三大假说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·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新发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·芸薹属基因组的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禹氏三角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芸薹属亚基因组概念的提出第19-20页
   ·杂种优势在油菜中的利用及亚基因组杂种优势的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·芸薹属种子中控制芥酸合成的FAE1关键基因研究进展第21-22页
2 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2-25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2页
   ·研究基础第2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4-25页
3 田间产量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5-51页
   ·田间产量试验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亲本材料的来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杂交组合的配制第26页
   ·田间产量试验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·田间产量试验设计第26页
     ·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及品质性状的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9-51页
     ·新型甘蓝型油菜和德国不育系杂种在产量上的表现第29-43页
       ·杂种的外源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·通过产量性状初步选择优势杂种第38-43页
     ·新型甘蓝型油菜和德国不育系杂种在农艺性状上的表现第43-48页
     ·新型甘蓝型油菜和德国不育系杂种在品质性状上的表现第48-51页
4 不同芥酸含量的新型甘蓝型油菜FAE1基因SNP位点的初步分析第51-58页
   ·实验材料和设计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51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计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53页
       ·普通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第53页
       ·基于KOD-Plus高保真酶的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第53-54页
   ·琼脂糖检测及DNA纯化回收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琼脂糖检测第54-55页
     ·DNA纯化回收第55页
   ·测序结果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·FAE1-A8测序结果分析第55-58页
5 讨论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9页
附录第69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蓝型油菜C2连锁群种子含油量QTL簇及品质性状的分析
下一篇:矿质营养对林荫银莲花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