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1-43页 |
1 完美主义的文献回顾 | 第12-20页 |
·完美主义的概念 | 第12-15页 |
·完美主义的维度与测量 | 第15-18页 |
·完美主义的二分法 | 第18-20页 |
2 与完美主义形成相关的因素 | 第20-35页 |
·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| 第21-27页 |
·亲子依恋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| 第27-32页 |
·父母完美主义与子女完美主义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·父母完美主义、父母教养方式、亲子依恋与子女完美主义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3 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、抑郁的相关研究 | 第35-43页 |
·完美主义、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36-39页 |
·完美主义、无条件自我接纳、成就目标取向与抑郁的关系 | 第39-43页 |
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、研究内容、思路及研究意义 | 第43-51页 |
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6页 |
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| 第46-49页 |
3 研究意义 | 第49-51页 |
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| 第51-110页 |
研究一 Buri父母权威问卷的中文修订 | 第51-60页 |
1 引言 | 第51-5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52-54页 |
3 结果 | 第54-58页 |
4 讨论 | 第58-59页 |
5 结论 | 第59-60页 |
研究二 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 | 第60-81页 |
1 引言 | 第60-6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62-64页 |
3 结果 | 第64-76页 |
4 讨论 | 第76-80页 |
5 结论 | 第80-81页 |
研究三 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81-90页 |
1 引言 | 第81-8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82-84页 |
3 结果 | 第84-86页 |
4 讨论 | 第86-89页 |
5 结论 | 第89-90页 |
研究四 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 | 第90-103页 |
1 引言 | 第90-9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92-94页 |
3 结果 | 第94-99页 |
4 讨论 | 第99-102页 |
5 结论 | 第102-103页 |
研究五 完美主义者与非完美主义者的比较研究 | 第103-110页 |
1 引言 | 第103-104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04-105页 |
3 结果 | 第105-107页 |
4 讨论 | 第107-109页 |
5 结论 | 第109-110页 |
第四部分 总讨论 | 第110-122页 |
1 APS-R的选用与Buri父母权威问卷的中文修订和应用 | 第110-112页 |
2 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| 第112-115页 |
3 成就目标取向、无条件自我接纳对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、抑郁的中介效应 | 第115-119页 |
4 完美主义者与非完美主义者的心理特征比较 | 第119-120页 |
5 研究创新 | 第120-121页 |
6 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| 第121-122页 |
第五部分 总结论 | 第122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33页 |
附录:Buri父母权威问卷(母亲版) | 第133-134页 |
后记 | 第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