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5页 |
0. 导论 | 第15-2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3-24页 |
·核心概念 | 第24-25页 |
·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5-27页 |
1. 社会资本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| 第27-45页 |
·福利经济学的理论 | 第27-36页 |
·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| 第27-31页 |
·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| 第31-36页 |
·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 | 第36-45页 |
·社会资本的概念 | 第36-41页 |
·社会资本的特性 | 第41-42页 |
·社会资本的效应 | 第42-45页 |
2. 我国转型过程中居民福利改进发展情况 | 第45-74页 |
·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 | 第45-48页 |
·传统福利制度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调整 | 第46-48页 |
·转型期我国居民福利改进情况 | 第48-70页 |
·健康改进状况 | 第48-52页 |
·教育改进状况 | 第52-55页 |
·就业的改进状况 | 第55-60页 |
·住房条件改进状况 | 第60-63页 |
·最低生活保障 | 第63-64页 |
·特定人群的福利改进状况 | 第64-70页 |
·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70-74页 |
·社会福利制度缺陷的一般观点 | 第71-72页 |
·社会福利制度缺陷的新观点——社会资本投入不足 | 第72-74页 |
3. 社会资本投资与居民福利改进研究的理论构建 | 第74-91页 |
·可行能力框架下居民福利改进指标的构建 | 第74-80页 |
·一般的福利度量指标 | 第74-78页 |
·可行能力框架下居民福利改进的度量指标构建 | 第78-80页 |
·社会资本投资与居民福利改进的理论分析 | 第80-91页 |
·关于社会资本投资 | 第80-83页 |
·社会资本不同结构对福利的影响 | 第83-86页 |
·社会资本总体对福利不同维度的影响 | 第86-89页 |
·理论假说的提出 | 第89-91页 |
4. 社会资本投资与福利改进:经验数据与比较分析 | 第91-111页 |
·调研地区概况及数据获得 | 第91-93页 |
·社会资本的测度 | 第93-104页 |
·测度方法的选择 | 第93-95页 |
·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95-97页 |
·社会资本各测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| 第97-101页 |
·社会资本总量:测度和分析 | 第101-104页 |
·社会资本投资与福利改进——基于模糊数学的考察 | 第104-111页 |
·模糊数学及研究领域的模糊性 | 第104页 |
·福利改进的模糊表达 | 第104-107页 |
·社会资本投资与福利改进的比较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·基于转换因素的福利变化分解 | 第109-111页 |
5. 社会资本投资与福利改进的相关性研究 | 第111-130页 |
·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111-115页 |
·变量选取 | 第111页 |
·社会资本总量及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11-115页 |
·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总福利改进程度的实证分析 | 第115-119页 |
·关于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总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回顾 | 第115-118页 |
·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福利总量的计量分析 | 第118-119页 |
·社会资本对福利不同维度改进效应的实证分析——偏最小二乘的应用 | 第119-124页 |
·偏最小二乘的思想 | 第119-120页 |
·社会资本对福利不同维度的影响 | 第120-124页 |
·社会资本总量对福利各维度的影响 | 第124页 |
·社会资本总量对福利总量改进效应的实证分析——基于结构方程 | 第124-130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及结构 | 第124-126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126-127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 | 第127页 |
·模型检验 | 第127-130页 |
6. 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——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| 第130-150页 |
·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0-134页 |
·志愿者组织 | 第130-131页 |
·社区发展 | 第131页 |
·宗教团体 | 第131-132页 |
·美国的"反歧视行动" | 第132-133页 |
·贫困群体的以工作代福利 | 第133页 |
·培育健康的婚姻关系 | 第133-134页 |
·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4-137页 |
·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4-135页 |
·法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5-137页 |
·北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7-139页 |
·瑞典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7-138页 |
·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8-139页 |
·拉丁美洲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39-142页 |
·巴西的共济团体 | 第139-140页 |
·委内瑞拉的社区项目 | 第140-141页 |
·智利的残疾人社会融入计划 | 第141-142页 |
·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及日本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42-146页 |
·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42-145页 |
·日本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45-146页 |
·转型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资本的重构 | 第146-148页 |
·俄罗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重构 | 第146-147页 |
·东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资本投资 | 第147-148页 |
·国际经验的启示 | 第148-150页 |
7. 相关政策建议与结论 | 第150-162页 |
·借鉴国外经验,推动社会资本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发展 | 第150-159页 |
·突出政府在社会资本投资中的主导地位 | 第150-154页 |
·重视民间对社会资本的投资 | 第154-159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59-160页 |
·本文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| 第160-1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2-169页 |
后记 | 第169-170页 |
致谢 | 第170-17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71-1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