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国内大学生网络安全认知现状与提升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背景分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网络安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网络安全认知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之处第14-15页
2 研究现状第15-21页
    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 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简要述评第20-21页
3 研究过程第21-36页
    3.1 研究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3.2 访谈设计与实施第22页
    3.3 数据分析第2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加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三级编码第2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信度、效度与伦理考量第34-36页
4 大学生网络安全认知现状第36-44页
    4.1 大学生网络安全认知构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信息泄露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人身安全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财务损失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设备受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讨论与发现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网络安全认知影响因素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内部因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外部因素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影响因素关系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讨论与发现第43-44页
5 大学生网络安全认知提升第44-52页
    5.1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政府牵头,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净化网络环境,媒体正面引导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高校教育是网络安全认知教育的主要途径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重视家风教育,家长积极参与配合第49页
    5.2 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深化教育认同感,注重网络安全知识学习和积累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自身建设,杜绝侥幸心理第50-52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52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杨贤江“全人生指导”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
下一篇:内蒙古普通高校“双创”教育的实然现状与应然追求--基于5所本科院校的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