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贵金属基纳米团簇及表面/界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缩写和符号清单第12-17页
1 引言第17-21页
    1.1 W_(13)@Pt_(42)核-壳结构的催化活性第17页
    1.2 Au@ZnO核-壳/界面结构的催化活性和光学性质第17-19页
    1.3 Fe@FeCo和Fe@FeCo@Au核-壳结构的计算模拟第19-20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课题意义第20-21页
2 基本理论第21-34页
    2.1 第一性原理方法简介第21-24页
    2.2 平均场理论第24页
    2.3 自洽场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密度泛函理论(DFT)第25-27页
    2.5 局域密度近似(LDA)第27-28页
    2.6 广义梯度近似(GGA)第28页
    2.7 赝势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2.8 过渡态计算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2.9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10 CASTEP软件简介第32-33页
    2.11 VASP软件简介第33-34页
3 W_(13)@Pt_(42)核-壳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34-49页
    3.1 计算细节第34-36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3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W_(13)@Pt_(42)核-壳结构的稳定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在酸性介质中的耐溶解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吸附诱导结构的稳定性测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衬底支撑对吸附能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ORR机制的动力学研究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氧化还原反应(ORR)路径第45-48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8-49页
4 Au@ZnO核-壳及Au/ZnO界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49-71页
    4.1 计算细节第49-51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51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u@ZnO结构的稳定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CO氧化反应的催化能力对比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Au@ZnO核-壳结构光学性质的计算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Au/ZnO界面结构光学性质的计算第60-70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70-71页
5 Fe@FeCo和Fe@FeCo@Au核-壳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71-86页
    5.1 计算细节第71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71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Fe_1@Fe_6Co_8@Au_(42)核-壳结构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Fe_1@Fe_6Co_8和Fe_1@Fe_6Co_8@Au_(42)结构的抗氧化性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光学吸收光谱的计算第82-85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85-86页
6 结论与展望第86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101页
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01-105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锡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
下一篇:Zr基充满型钨青铜陶瓷的介电性能与铁电相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