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分子遗传学论文

m26A双甲基化修饰及其甲基化机理的结构和功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3-39页
    1.1 线粒体的表观遗传研究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线粒体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线粒体转录机器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1 线粒体RNA聚合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2 线粒体转录因子A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3 线粒体转录因子B1和B2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.4 人源线粒体DNA启动子转录起始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线粒体翻译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1 线粒体核糖体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2 双功能蛋白质TFB1M和TFB2M对于核糖体产生和翻译的调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.3 线粒体通过mtRNA聚合酶的ATD将转录和翻译耦联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线粒体疾病第22-23页
    1.2 线粒体中的RNA转录后修饰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线粒体核糖体RNA修饰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核糖体小亚基的RNA修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核糖体大亚基的RNA修饰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核糖体RNA修饰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线粒体转运RNA修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线粒体信使RNA修饰第31页
    1.3 m~6A修饰和m_2~6A修饰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上广泛存在的m~6A修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m_2~6A修饰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哺乳动物中的m~6A编写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哺乳动物中的m~6A擦除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哺乳动物中的m~6A识别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TFB1M与m_2~6A修饰第35-36页
    1.4 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第36-39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9-63页
    2.1 人源TFB1M基因的克隆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源TFB1M表达边界的选择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目的条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TFB1M目的基因条带回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质粒抽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的双酶切反应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酶切产物回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反应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9 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0 定点突变体的构建第44-45页
    2.2 TFB1M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TFB1M蛋白质的表达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TFB1M蛋白质的Ni~(2+)柱亲和层析纯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TFB1M蛋白质的凝胶过滤层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TFB1M蛋白质透析酶切及反过镍柱第46页
    2.3 helix45 RNA的体外转录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RNA引物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T7RNA聚合酶的表达纯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小规模转录优化镁离子浓度及模板浓度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PAGE胶鉴定RNA转录效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RNA的大规模体外转录和纯化第50-52页
    2.4 蛋白质和RNA复合物晶体筛选及数据解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晶体样品准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晶体初筛、数据收集及结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2.5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原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2.6 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甲基转移酶酶活性实验第56页
    2.7 GST pull-down实验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带有GST-tag的蛋白质纯化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肝癌细胞PLC中拉取与TFB1M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复合物第57-58页
    2.8 引物延伸方法测定酶活性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引物延伸方法原理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引物延伸实验方法第58-60页
    2.9 RNA核磁共振波谱实验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9.1 核磁样品准备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2.9.2 核磁谱仪实验设置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9.3 核磁共振波谱实验参数设置第61-63页
第3章 人源TFB1M蛋白质与helix45 RNA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第63-85页
    3.1 人源TFB1M与helix45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第63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源TFB1M蛋白质的边界选择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人源TFB1M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人源helix45 RNA的体外转录及纯化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人源TFB1M蛋白质和helix45的相互作用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人源TFB1M和helix45的二元复合物及加入底物SAM的三元复合物晶体结构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hsTFB1M的折叠模式同m~6ArRNA的腺嘌呤甲基转移酶类似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复合物TFB1M-h45-SAM结构中h45的折叠模式不同于原核生物KsgA-RNA-SAH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9 在修饰的初始状态,TFB1M能够优先选择识别m937A位点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0 m. 934G锚定在蛋白质TFB1M的小口袋中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1 TFB1M与h45之间的结合主要依赖于静电相互作用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2 蛋白质的酶活中心突变或破坏其与底物的结合会阻碍修饰过程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3 TFB1M缺陷会导致线粒体AIP产量降低,并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表达第79-85页
第4章 人源helix45 RNA的核磁结构研第85-105页
    4.1 人源helix45的结构设计第85页
    4.2 非修饰h45的核磁结构解析第85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45的一维氢谱检测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45的亚氨基和氨基的化学位移指认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H8/H6和H5的化学位移指认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H1'与H8/H6的串谱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糖环上其他氢原子的化学位移指认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核磁结构计算中约束文件的产生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核磁结构的初步计算及修正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非修饰h45的溶液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A-form茎环第99-100页
    4.3 双甲基化修饰RNA m_2~6A- h45的核磁结构解析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双甲基化修饰m_2~6A-h45的核磁谱图指认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m_2~6A-h45的约束文件产生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m_2~6A-h45的核磁结构计算和修正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m_2~6A-h45的核磁结构与非修饰h45的结构类似第102-105页
第5章 讨论、总结与展望第105-113页
    5.1 讨论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体内h45的双甲基化修饰会影响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翻译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真核生物中TFB1M和TFB2M的酶活区域差异可能导致了其功能的偏好性不同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催化初始状态中m 937A的位置优先选择为双甲基化修饰机理提供了新思路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真核生物线粒体内TFB1M在催化h45时可能需要复合物的参与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h45和m_2~6A-h45之间的“GGAA”构象变化依赖于TFB1M的结合第108-109页
    5.2 总结第109-110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110-113页
附录第113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39页
致谢第139-141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关于早期宇宙中黑洞的一些研究
下一篇:几类非线性波方程的精确行波解及其分支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