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1-19页 |
1.1 尼古丁的理化性质 | 第11-12页 |
1.2 尼古丁的危害及毒性 | 第12-13页 |
1.3 尼古丁的污染及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4 尼古丁降解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4.1 生物降解尼古丁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4.2 尼古丁降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 | 第14-16页 |
1.4.3 微生物降解尼古丁的发展趋势 | 第16页 |
1.5 尼古丁降解微生物的代谢通路及关键分子机制 | 第16-19页 |
1.5.1 吡啶途径 | 第17页 |
1.5.2 吡咯途径 | 第17-18页 |
1.5.3 吡啶-吡咯混合途径 | 第18页 |
1.5.4 脱甲基途径 | 第18-19页 |
2 一株新的尼古丁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| 第19-31页 |
2.1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19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2.1.2 培养基 | 第19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2.1 尼古丁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 | 第19页 |
2.2.2 菌种鉴定 | 第19-20页 |
2.2.3 菌株ZUC-3的降解特性试验 | 第20页 |
2.2.4 ZUC-3降解尼古丁的HPLC检测 | 第20页 |
2.2.5 测定指标及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8页 |
2.3.1 尼古丁降解菌ZUC-3的分离及对尼古丁降解作用 | 第21页 |
2.3.2 ZUC-3菌种鉴定 | 第21-24页 |
2.3.2.1 形态学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3.2.2 生理生化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3.2.3 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3 Stenotrophomonas sp.ZUC-3的降解特性 | 第24-27页 |
2.3.3.1 寡养单胞菌ZUC-3生长与尼古丁降解的关系 | 第24页 |
2.3.3.2 温度对寡养单胞菌ZUC-3降解尼古丁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3.3 pH对寡养单胞菌ZUC-3降解尼古丁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3.3.4 接种量对寡养单胞菌ZUC-3降解尼古丁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3.5 发酵方式对寡养单胞菌ZUC-3降解尼古丁的影响 | 第26页 |
2.3.3.6 初始尼古丁浓度对寡养单胞菌ZUC-3降解尼古丁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3.4 寡养单胞菌ZUC-3降解尼古丁的HPLC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 讨论 | 第28-31页 |
3 ZUC-3降解尼古丁的响应面优化 | 第31-44页 |
3.1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31-32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31页 |
3.1.2 培养基 | 第31页 |
3.1.3 试验试剂 | 第31-32页 |
3.1.4 试验仪器 | 第32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32-35页 |
3.2.1 种子液的制备 | 第32页 |
3.2.2 Plackett-Burman试验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2.3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2.4 Box-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2页 |
3.3.1 Plackett-Burma(PB)试验 | 第35-37页 |
3.3.1.1 PB试验方案及响应值 | 第35页 |
3.3.1.2 PB试验各因素效应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1.3 PB试验方差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2 最陡爬坡试验 | 第37-38页 |
3.3.3 Box-Benhnken响应面优化 | 第38-42页 |
3.3.3.1 Box-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及响应值 | 第38-39页 |
3.3.3.2 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3.3 响应面分析及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 | 第40-42页 |
3.3.3.4 模型验证 | 第42页 |
3.4 讨论 | 第42-44页 |
4 ZUC-3尼古丁代谢机制及关键降解基因的功能 | 第44-58页 |
4.1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44-45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44页 |
4.1.2 培养基 | 第44页 |
4.1.3 试验仪器 | 第44-45页 |
4.1.4 试验仪器 | 第45页 |
4.2 试验方法 | 第45-48页 |
4.2.1 ZUC-3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2 ZUC-3尼古丁降解关键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 | 第46页 |
4.2.3 ZUC-3尼古丁关键降解基因hspB的分子克隆及功能鉴定 | 第46-48页 |
4.2.3.1 引物设计、PCR扩增与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| 第46-47页 |
4.2.3.2 重组质粒pET22b-hspB的构建 | 第47页 |
4.2.3.3 HspB蛋白的表达纯化与SDS-PAGE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4 HspB蛋白的同源性及功能分析 | 第48页 |
4.2.5 HspB酶活性的测定 | 第48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5页 |
4.3.1 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.ZUC-3尼古丁降解基因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3.2 ZUC-3尼古丁关键降解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 | 第51页 |
4.3.3 ZUC-3尼古丁关键降解基因hspB的分子克隆及功能鉴定 | 第51-53页 |
4.3.3.1 hspB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质粒pET22b-hspB的构建 | 第51-53页 |
4.3.3.2 Hsp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| 第53页 |
4.3.4 HspB蛋白的同源性及其功能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5 HspB蛋白酶活性测定 | 第54-55页 |
4.4 讨论 | 第55-58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72页 |
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