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1 生物能源 | 第9页 |
1.1.2 微藻能源 | 第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3 微藻原生质体的制备 | 第10-13页 |
1.3.1 微藻原生质体的制备技术 | 第11页 |
1.3.2 微藻原生质体制备材料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3.3 小球藻原生质体的成功制备 | 第12页 |
1.3.4 酶法制备微藻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3页 |
1.4 微藻原生质体的融合 | 第13-14页 |
1.4.1 微藻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与技术 | 第13-14页 |
1.4.2 微藻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因素 | 第14页 |
1.5 微藻的诱变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6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页 |
1.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7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7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2 小球藻与栅藻的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| 第17-29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7页 |
2.1.1 微藻来源 | 第17页 |
2.1.2 实验仪器、试剂 | 第17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2.1 培养基 | 第17页 |
2.2.2 藻种的扩培 | 第17页 |
2.2.3 生长曲线的绘制 | 第17页 |
2.2.4 藻细胞的预处理 | 第17-18页 |
2.2.5 微藻原生质体的制备(酶解条件的确定) | 第18页 |
2.2.6 原生质体的活力测定 | 第18-19页 |
2.2.7 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的选择 | 第19页 |
2.2.8 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测定 | 第19页 |
2.2.9 两株微藻原生质体的制备 | 第19页 |
2.2.10 两株微藻原生质体的融合 | 第19-20页 |
2.2.11 融合子的筛选 | 第20页 |
2.2.12 融合子油脂含量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2.13 融合子对废水中总氮总磷的处理效果 | 第20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7页 |
2.3.1 两株微藻生长曲线的绘制 | 第20-21页 |
2.3.2 酶的种类对小球藻和栅藻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3.3 酶的加入量对小球藻和栅藻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| 第22页 |
2.3.4 酶解温度对小球藻和栅藻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.5 酶解时间对小球藻和栅藻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| 第23页 |
2.3.6 原生质体的活力结果 | 第23-24页 |
2.3.7 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的选择结果 | 第24-25页 |
2.3.8 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测定结果 | 第25页 |
2.3.9 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果 | 第25页 |
2.3.10 融合子油脂含量测定结果 | 第25页 |
2.3.11 融合子对废水中总氮总磷的处理结果 | 第25-27页 |
2.4 讨论 | 第27-28页 |
2.5 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小球藻紫外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 | 第29-35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9页 |
3.1.1 藻种 | 第29页 |
3.1.2 培养基 | 第29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2.1 藻液的预处理 | 第29页 |
3.2.2 小球藻的紫外线诱变 | 第29页 |
3.2.3 小球藻诱变藻株的筛选 | 第29-30页 |
3.2.4 小球藻诱变株的油脂含量测定 | 第30页 |
3.2.5 小球藻诱变株对废水中总氮、总磷、COD的测定 | 第30页 |
3.2.6 稳定性分析 | 第30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3.1 紫外诱变的结果 | 第30-31页 |
3.3.2 紫外诱变小球藻的筛选结果 | 第31页 |
3.3.3 紫外诱变小球藻油脂含量测定结果 | 第31页 |
3.3.4 紫外诱变小球藻UHC-5 对废水中总氮的去除率结果 | 第31-32页 |
3.3.5 紫外诱变小球藻UHC-5 对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结果 | 第32页 |
3.3.6 紫外诱变小球藻UHC-5 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结果 | 第32-33页 |
3.3.7 紫外诱变小球藻UHC-2、UHC-7 稳定性分析结果 | 第33页 |
3.4 讨论 | 第33页 |
3.5 小结 | 第33-35页 |
4 结论与展望 | 第35-37页 |
4.1 结论 | 第35页 |
4.1.1 小球藻与栅藻的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 | 第35页 |
4.1.2 小球藻紫外诱变育种的初步研究 | 第35页 |
4.2 展望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2页 |
附录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2-45页 |
附录2 培养基成分 | 第45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