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1.3.1 有关财务困境概念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3.2 有关资产剥离概念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.3 有关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3.4 有关财务困境公司重组绩效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.5 研究文献述评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20-25页 |
2.1 特别处理制度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1.1 我国特别处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| 第20页 |
2.1.2 我国特别处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| 第20-21页 |
2.2 资产剥离相关理论 | 第21-25页 |
2.2.1 资产剥离的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2.2 资产剥离的动因 | 第22-25页 |
3 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现状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1 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现状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重组现状分析 | 第26页 |
3.3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现状分析 | 第26-28页 |
4 *ST三毛资产剥离案例介绍 | 第28-31页 |
4.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8页 |
4.2 *ST三毛资产剥离的背景和目的 | 第28-29页 |
4.2.1 *ST三毛资产剥离的背景 | 第28-29页 |
4.2.2 *ST三毛资产剥离的目的 | 第29页 |
4.3 *ST三毛资产剥离的过程和类型 | 第29-31页 |
4.3.1 *ST三毛进行资产剥离的过程 | 第29-30页 |
4.3.2 *ST三毛进行资产剥离的类型 | 第30-31页 |
5 *ST三毛资产剥离绩效分析 | 第31-48页 |
5.1 *ST三毛资产剥离市场绩效分析 | 第31-36页 |
5.1.1 第一次剥离的市场绩效分析 | 第32-33页 |
5.1.2 第二次剥离的市场绩效分析 | 第33-35页 |
5.1.3 第三次剥离的市场绩效分析 | 第35-36页 |
5.2 *ST三毛资产剥离财务绩效分析 | 第36-46页 |
5.2.1 *ST三毛资产剥离前后盈利能力分析 | 第37-39页 |
5.2.2 *ST三毛资产剥离前后偿债能力分析 | 第39-41页 |
5.2.3 *ST三毛资产剥离前后营运能力分析 | 第41-44页 |
5.2.4 *ST三毛资产剥离前后成长能力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3 *ST三毛资产剥离非财务能力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3.1 品牌发展能力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3.2 市场扩展能力分析 | 第47-48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48-5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6.1.1 资产剥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价值 | 第48-49页 |
6.1.2 资产剥离能够使企业集中核心业务,提升竞争力 | 第49页 |
6.2 研究建议 | 第49-50页 |
6.2.1 正确认识资产剥离,选择合适的剥离类型和时机 | 第49页 |
6.2.2 注重前期准备工作,重视剥离后的资源重组与财务整合 | 第49-50页 |
6.2.3 将资产剥离与整个发展战略相联系,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| 第50页 |
6.3 研究局限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一 | 第55-56页 |
附录二 | 第56-57页 |
附录三 | 第57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