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薯类作物论文--木薯(树薯)论文

木薯叶片蔗糖质外体装载模式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.引言第12-45页
    1.1.木薯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第12页
    1.2.植物叶片同化物装载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.植物叶片同化物装载的几种模式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.不同装载模式影响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啃食的响应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.同位素饲喂法研究同化物装载模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.小叶脉中各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数量分析同化物装载模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.细胞质和韧皮部汁液间的糖浓度比例判断同化物装载模式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.通过对转运蛋白的研究探讨装载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.研究同化物装载途径基本方法选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8.木薯叶片蔗糖装载模式的研究现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9.植物叶片蔗糖主动装载完整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1.3.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T第21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.植物SUT的发现历史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.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SUT的分类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.植物SUT的蛋白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.植物SUT亚细胞定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.植物SUT的蔗糖转运活力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.植物SUT转运多种物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.植物SUT之间以及与其他蛋白的互作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8.植物SUT与蔗糖装载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9.植物SUT的调控方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0.植物SUT与生物胁迫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1.植物SUT与环境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2.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SUT家族进化历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3.木薯SUT的研究现状和意义第36页
    1.4.植物SWEET蛋白家族研究进展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.植物SWEET及其发现历史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.植物SWEET的分类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.植物SWEET的蛋白结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.SWEET的蛋白结构演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.植物SWEET的亚细胞定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.植物SWEET转运多种糖类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7.植物SWEET的蛋白互作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8.植物SWEET参与糖分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9.植物SWEET对病原菌的响应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0.木薯SWEET的研究现状第41-42页
    1.5.内参基因影响荧光定量PCR结果的准确性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.qPCR与制约因素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.传统内参基因表达的不稳定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.基于大数据筛选的新型内参基因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.基于SYBR green qPCR评估内参基因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.木薯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研究和应用第43-44页
    1.6.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.论文的研究内容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.论文的目的意义第44-45页
2.材料与方法第45-58页
    2.1.材料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.木薯蔗糖装载模式研究所用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.SUT及SWEET蛋白家族研究所用材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.内参基因筛选实验所用样本第45-47页
    2.2.方法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.实验设计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.木薯全叶片糖成分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.RNA及DNA的提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.14-C sucrose饲喂木薯叶盘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.~(14)CO_2饲喂木薯叶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.木薯小叶脉电镜切片及胞间连丝统计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.MeSUTs的全长克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.MeSUTs的转录水平分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.MeSUTs的糖转运功能鉴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.MeSUTs启动子克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.pMeSUT::uidA的载体构建与烟草转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.GUS染色法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3.构建MeSUT的native启动子表达载体转化木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4.MeSWEET基因的电子克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5.MeSWEETs的转录水平预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6.部分MeSWEETs的cDNA克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7.MeSWEET的糖转运功能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8.MeSWEET对干旱的响应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9.候选内参基因的选择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0.候选内参基因的引物设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1.候选内参基因引物的鉴定与扩增效率鉴定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2.内参基因的SYBR green方法评估第56-57页
    2.3.药品试剂第57-58页
3.结果与分析第58-97页
    3.1.木薯叶片蔗糖装载模式研究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.木薯全叶片糖成分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.~(14)C-sucrose饲喂木薯叶盘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.~(14)CO_2饲喂木薯叶片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.木薯小叶脉细胞间的胞间连丝频率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.木薯叶片蔗糖主动装载模式小结第63页
    3.2.木薯SUT家族的研究第6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.RACE方法扩增MeSUT1a序列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.MeSUTs的可变剪切及全长克隆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.MeSUTs的进化分类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.MeSUT的转录水平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.MeSUT的糖转运功能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.MeSUT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.pMeSUT::uidA表达检测启动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.构建MeSUT的native启动子表达载体转化木薯实验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.MeSUT研究小结第74-75页
    3.3.木薯SWEET蛋白家族的研究第75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.MeSWEET基因的电子克隆和分类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.MeSWEET的转录水平初步考察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.若干MeSWEET的cDNA克隆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.若干MeSWEET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.MeSWEET的糖转运功能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.MeSWEET响应干旱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.MeSWEET研究小结第86页
    3.4.木薯qPCR新型内参基因的筛选第86-9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.RNA及DNA的提取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.候选内参基因信息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.候选内参基因的引物设计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.候选内参基因的引物鉴定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.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的Ct值统计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.geNorm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.NormFinder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.新型内参基因筛选小结第95-97页
4.讨论第97-102页
    4.1.木薯叶片蔗糖的主动装载模式第97页
    4.2.MeSUT蛋白家族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.MeSUTs基因的拷贝数和可变剪切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.MeSUTs的转录水平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.MeSUTs的糖转运功能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.MeSUTs的组织定位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.MeSUT1a的木薯过表达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.MeSUTs蛋白家族小结第99页
    4.3.MeSWEET蛋白家族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.MeSWEET的电子克隆及转录水平分析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.部分MeSWEET的糖转运功能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.MeSWEET响应干旱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.MeSWEET家族研究小结第100-101页
    4.4.木薯qPCR新型内参基因的筛选第101-102页
5.结论第102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16页
缩略语表第116-117页
附录第117-122页
已发表文章第122-123页
致谢第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番茄表皮毛发生转录因子HD-Zip Ⅳ的克隆和功能鉴定
下一篇:玉米17个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Mo17和大刍草基因组组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