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基础科学论文--家畜微生物学(兽医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病原细菌论文

仔猪A型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毒性作用及菌株JXJA17全基因组序列分析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缩略词表第11-12页
第一章 文章综述第12-19页
    1 产气荚膜梭菌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2 A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猪群中的流行性及与疾病的相关性第13页
    3 产气荚膜梭菌的鉴定及毒素分型第13-14页
    4 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4.1 β2毒素分子结构特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4.2 β2毒素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4.3 β2毒素生物学特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4.4 携带β2毒素的A型CP菌株在猪群中的流行性及与疾病的相关性第16页
    5 仔猪肠道菌群发育及功能第16-17页
    6 高通量技术在微生物从头测序上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7 酵母双杂交技术在毒素与宿主蛋白之间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8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 试验部分第19-46页
    试验一 产荚膜梭菌的分离及筛选第19-29页
    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菌株、载体和动物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要实验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要试验试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江西地区仔猪Cp的初分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样品采集及Cp的分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离菌株生化鉴定及16SrRNA鉴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多重PCR毒素基因分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CpA分离率及β2毒素携带率统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CpA菌株质粒提取及CPE毒素基因的检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携带β2毒素CpA小鼠毒性试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 携带β2毒素CpA兔回肠结扎试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 结果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细菌分离、生化鉴定及16SrDNA鉴定结果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分离菌株毒素分型及β2毒素检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CpA分离菌株质粒提取及CPE毒素检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携带β2毒素CpA小鼠试验结果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携带β2毒素CpA兔回肠结扎试验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 分析与讨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β2毒素携带率及毒素研究第27-29页
    试验二 JXJA17CpA(β2+)江西分离株基因组从头测序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菌株准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全基因组序列测序、拼装与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抗生素抗性与原噬菌体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共线性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进化树构建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 β2毒素基因及其他毒力因子(VFDB)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 结果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JXJA17菌株准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JXJA17基因预测和注释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抗生素抗性与原噬菌体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共线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β2毒素基因及其他毒力因子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质粒P1~9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 分析与讨论第36-38页
    试验三 β2毒素酵母双杂交试验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试验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文库构建及评价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菌株DNA提取及β2毒素基因引物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PCR反应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 PMD18-T重组质粒构建与转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 诱饵质粒BD-53-β2的构建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6 诱饵质粒酵母转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7 酵母毒性鉴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8 酵母细胞PCR鉴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9 酵母重组蛋白表达及抽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0 SDS-PAGE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1 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2 筛选猪肠上皮细胞文库中与β2毒素相互作用的蛋白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3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测序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 试验结果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诱饵质粒pGBKT7-β2的构建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诱饵质粒pGBKT7-β2的构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诱饵质粒pGBKT7-β2对酵母生长的毒性作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诱饵质粒pGBKT7-β毒素蛋白表达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 Western-blot鉴定目的基因表达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6 酵母双杂交筛选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 讨论与分析第45-46页
全文总结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历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烫漂及辅色技术提高蓝莓汁色泽和花色苷稳定性研究
下一篇:缠结浓度C_e对谷物淀粉物化性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