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多能互补供热技术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多能互补供热技术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多能互补供热技术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应用简介 | 第12-20页 |
2.1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应用简介 | 第12页 |
2.2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模式 | 第12-17页 |
2.2.1 太阳能直接供热模式 | 第13页 |
2.2.2 双热源-空气源热泵供热模式 | 第13-14页 |
2.2.3 太阳能辅助双热源-水源热泵供热模式 | 第14-15页 |
2.2.4 双热源-空气源热泵与市政集中供热互补模式 | 第15-16页 |
2.2.5 双热源-水源热泵与市政集中供热互补模式 | 第16-17页 |
2.3 系统控制策略 | 第17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参数设置 | 第20-30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20-22页 |
3.1.1 工程项目简介 | 第20-21页 |
3.1.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及供热量 | 第21-22页 |
3.2 多能互补系统不同热源设计负荷配比 | 第22-23页 |
3.2.1 热源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| 第22-23页 |
3.2.2 不同保证率下多能互补系统配比 | 第23页 |
3.3 多能互补各系统设备选型 | 第23-28页 |
3.3.1 太阳能集热系统 | 第23-25页 |
3.3.2 双热源热泵系统 | 第25-27页 |
3.3.3 热网系统 | 第27-2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模拟分析 | 第30-48页 |
4.1 TRNSYS软件介绍 | 第30页 |
4.2 主要模块及其数学模型 | 第30-37页 |
4.2.1 系统的主要模块 | 第30-31页 |
4.2.3 系统应用的主要模块的数学模型 | 第31-37页 |
4.3 系统仿真模型 | 第37页 |
4.4 结果分析 | 第37-47页 |
4.4.1 供热量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4.2 运行时间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4.3 不同负荷比例下双热源热泵系统COP分析 | 第42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| 第48-59页 |
5.1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| 第48-55页 |
5.1.1 多能互补系统的热经济性模型 | 第48-49页 |
5.1.2 多能互补系统的年单位供热成本构成分析 | 第49-53页 |
5.1.3 不同比例下的单位供热成本构成比较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1.4 多能互补系统的投资回收周期 | 第54-55页 |
5.2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2.1 多能互补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 | 第55-56页 |
5.2.2 多能互补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量 | 第56-57页 |
5.3 多能互补集中供热系统的环境效益分析 | 第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