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宽带隙半导体体相/表面结构调控与光电协同催化性能研究

致谢第9-10页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第21-22页
第1章 绪论第22-4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22-23页
    1.2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基础理论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能带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半导体光电化学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1.3 二氧化钛结构及其光催化原理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二氧化钛晶体结构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TiO_2光催化基本原理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二氧化钛光催化过程存在的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36-3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8-46页
第2章 Li-TiO_2/SO4~(2-)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第46-7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6-49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设备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Li-TiO_2/S_4~(2-)催化剂的制备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Li-TiO_2/S_4~(2-)催化剂表征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50-51页
    2.3 分析与讨论第5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RD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TEM和DLS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UV-vis DRS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FT-IR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XPS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57-6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4-70页
第3章 B-TiO_2/SO_4~(2-)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第70-9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0-72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设备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B-TiO_2/SO_4~(2-)催化剂的制备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B-TiO_2/SO_4~(2-)催化剂表征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73页
    3.3 分析与讨论第73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颗粒形貌及粒度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UV-vis DRS分析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表面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光催化性能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B-TiO_2/SO_4~(2-)光催化机理第85-8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7-91页
第4章 黑色等带隙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第91-11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91-95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设备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碳、氮、硫三元共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碳、氮、硫三元共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剂表征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96页
    4.3 分析与讨论第9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RD分析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TEM分析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UV-vis DRS分析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Raman光谱分析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PL谱分析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XPS分析第102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光电催化性能第109-11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10-11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1-118页
第5章 SiC表面氧化层调控及其光催化活性第118-14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18-123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试剂第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设备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SiC光催化剂的表面浸蚀处理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SiC光催化剂表征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光催化性能评价第124页
    5.3 分析与讨论第124-1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浸蚀条件对SiC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24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光催化条件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浸蚀SiC与未浸蚀SiC光催化性能的对比第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表面薄化SiC的光催化机理第136-139页
    5.4 结论第139-14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40-146页
第6章 全文总结第146-149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成果第146-147页
    6.2 主要创新点第147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147-14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49-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污水处理中膜污染层多孔结构及渗透特性研究
下一篇:钢铁烧结烟气镁法脱硫脱硝及资源化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