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处理中膜污染层多孔结构及渗透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22页 |
1.2.1 膜污染现象 | 第13-15页 |
1.2.2 多孔介质结构与模型 | 第15-17页 |
1.2.3 膜污染层的观测方法 | 第17-21页 |
1.2.4 膜污染的防控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思路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膜污染过滤特性的实验研究 | 第24-44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浸没式膜分离系统 | 第24-29页 |
2.2.1 活性污泥混合液 | 第24-26页 |
2.2.2 膜分离实验系统 | 第26-29页 |
2.3 膜分离实验过程 | 第29-36页 |
2.3.1 膜污染的堵塞模型 | 第29-32页 |
2.3.2 活性污泥混合液和悬浮固体液的过滤特性 | 第32-34页 |
2.3.3 上清溶液的过滤特性 | 第34-36页 |
2.4 膜分离过程分析 | 第36-42页 |
2.4.1 透膜系数 | 第36-40页 |
2.4.2 成分间影响 | 第40-4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3章 膜污染层结构重构与流体力学计算 | 第44-77页 |
3.1 引言 | 第44页 |
3.2 结构观测 | 第44-53页 |
3.2.1 SEM观测实验 | 第44-47页 |
3.2.2 CLSM观测实验 | 第47-53页 |
3.3 三维重构 | 第53-65页 |
3.3.1 荧光图像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3.2 三维结构重构 | 第55-57页 |
3.3.3 结构特性分析 | 第57-65页 |
3.4 流动特性 | 第65-75页 |
3.4.1 渗透率实验测量 | 第65-66页 |
3.4.2 渗透率CFD计算 | 第66-74页 |
3.4.3 污染物成分分析 | 第74-7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4章 膜污染层的孔隙结构及过滤特性 | 第77-94页 |
4.1 引言 | 第77页 |
4.2 膜分离实验 | 第77-79页 |
4.2.1 人工污染物 | 第77-78页 |
4.2.2 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78-79页 |
4.3 污染层结构 | 第79-85页 |
4.3.1 过滤特性曲线 | 第79-80页 |
4.3.2 荧光图像分析 | 第80-84页 |
4.3.3 孔隙结构分析 | 第84-85页 |
4.4 污染层流动特性 | 第85-92页 |
4.4.1 多糖类污染层流动分析 | 第85-88页 |
4.4.2 多糖蛋白质类污染层流动分析 | 第88-92页 |
4.5 本章小节 | 第92-94页 |
第5章 膜污染的预处理防控 | 第94-109页 |
5.1 引言 | 第94页 |
5.2 膜污染防控方法 | 第94-96页 |
5.2.1 典型污染防控过程 | 第94-96页 |
5.2.2 预处理实验设计 | 第96页 |
5.3 预混凝方法 | 第96-103页 |
5.3.1 预混凝作用分析 | 第96-100页 |
5.3.2 强化混凝效果 | 第100-103页 |
5.4 预氧化方法 | 第103-107页 |
5.4.1 预氧化作用分析 | 第103-105页 |
5.4.2 投加方式影响 | 第105-10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109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-12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