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理论论文--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论文

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行驶方向稳定性及协调控制策略研究

提要第1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1页
   ·引言第9页
   ·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及汽车列车运输的发展第9-12页
     ·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第9-11页
     ·汽车列车运输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9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-21页
第2章 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建模第21-39页
   ·轮胎模型构建第21-26页
     ·轮胎坐标系的确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轮胎制动力与滑移率的关系特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轮胎侧偏力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·制动时轮胎的侧偏模型第24-26页
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模型第26-31页
  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坐标系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运动方程第27-31页
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时轮胎法向载荷第31-34页
   ·制动力矩建模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制动力矩动特性模型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制动气室压力动特性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·小结第37-39页
第3章 模型参数确定与验证第39-57页
   ·轮胎模型参数的确定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轮胎接地长度和宽度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轮胎纵向及侧向刚度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制动附着系数第42-43页
   ·基于两段法计算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系数第43-46页
   ·制动力矩模型第46-50页
     ·制动控制气压模型参数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制动气室压力模型参数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制动力矩模型参数第49-50页
   ·评价指标及试验规程第50-51页
   ·仿真模型验证第51-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4章 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7-73页
   ·牵引座前置距的影响第57-61页
   ·半挂车轴距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·半挂车制动滞后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·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影响第66-70页
   ·速度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5章 制动力最优控制策略第73-95页
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控制策略第73-80页
     ·基于逻辑门限值的制动控制第73-80页
     ·基于滑移率最优的制动控制第80页
   ·滑移率最优的PID 控制第80-85页
     ·PID 控制基础第80-82页
  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PID 制动控制器第82-85页
   ·滑移率最优的模糊控制第85-93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基础第85-86页
     ·半挂汽车列车模糊制动控制器第86-93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93-95页
第6章 全文总结第95-9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结论第95-97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97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5-107页
致谢第107-108页
摘要第108-110页
ABSTRACT第110-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车辆三自由度平面运动稳定性的非线性分析及控制策略评价
下一篇:爆震特征提取及累积量检测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