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10页 |
1.2 研究目标、方法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1.3.1 入厂物流模式 | 第12-13页 |
1.3.2 入厂物流运作的要素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3.3 入厂物流路线设计 | 第14-16页 |
1.3.4 入厂物流优化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及系统分析 | 第20-46页 |
2.1 基于供应商直接运输的入厂物流系统 | 第20-24页 |
2.1.1 系统构成要素及运作模式 | 第21-23页 |
2.1.2 直接运输模式优缺点 | 第23-24页 |
2.2 基于第三方物流(3PL)的循环取货理论系统 | 第24-46页 |
2.2.1 第三方物流(3PL)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2.2 车辆路径理论 | 第27-32页 |
2.2.3 循环取货理论 | 第32-39页 |
2.2.4 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模式传统设计流程及应用现状 | 第39-46页 |
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成本测算模型 | 第46-51页 |
3.1 入厂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| 第46-47页 |
3.2 物流成本要素分析 | 第47-49页 |
3.3 物流成本测算模型构建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基于3PL的循环取货车辆路径设计 | 第51-58页 |
4.1 问题定义及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2 数学模型构建 | 第52-55页 |
4.3 基于节约值的启发式算法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汽车制造企业的循环取货应用实例分析 | 第58-64页 |
5.1 Y汽车制造公司及W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背景 | 第58-60页 |
5.1.1 Y汽车制造公司背景及入厂物流模式现状 | 第58-59页 |
5.1.2 W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背景 | 第59-60页 |
5.2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Y公司零部件循环取货入厂物流规划 | 第60-64页 |
5.2.1 原始数据分析及处理 | 第60-62页 |
5.2.2 同供应商零部件合并 | 第62页 |
5.2.3 循环取货线路生成 | 第62页 |
5.2.4 实际应用结果及产生优势分析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-73页 |